卢公全盛时,桃李何纷纷。
冠盖蔽白日,谈笑起青云。
林翁我乡曲,同业又同门。
如何三十年,白头始相闻。
全家作楚鬼,只影穷江源。
起手问曲折,口涩不肯言。
宁非衣食牵,犹赖齿颊存。
叹此皆有数,吾书已云云。
下尽浮世尘,上通先天根。
事来即顺受,不得劳悲欣。
我老耕破砚,百钱混人群。
听之如饮醇,油油至微醺。
所恨各有役,东帆复西辕。
平生李元礼,归为致寒暄。
【注释】
送乡友林耕道往信州因寄李明通(一作《赠林耕道》,一作《与李明通》)
卢公:指唐代名相卢纶。卢纶曾官监察御史,后迁中书舍人,故称。全盛:鼎盛时期。桃李:比喻门生或部下。纷纷:众多貌。冠盖:车马仪仗。白日:指太阳。青云:比喻显达。我乡曲:即我的家乡曲子,泛指故乡之音。同业同门:指与自己有相同经历的人。三十年:谓三十年间。楚鬼:楚地之人,这里指作者的家乡人。穷江源:犹穷源溯流。口涩:说话结巴。宁非衣食牵:岂不是因为饮食衣物的缘故?宁,难道;非,表示选择关系。衣食牵:衣和食都受限制。犹赖齿颊存:尚且靠牙齿和嘴巴来保存。先天根:指天性、本性。事来即顺受:事情来了就顺其自然接受。不得劳悲欣:不能因为悲伤而高兴。
下尽浮世尘,上通先天根。
事来即顺受,不得劳悲欣。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诗人当时在江西一带任幕僚,与友人话旧,写诗赠别林耕道,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首联“卢公全盛时,桃李何纷纷”两句是说,当卢纶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他的门生弟子如繁星般地聚集在他的周围,一时之间,他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颔联“林翁我乡曲,同业又同门”两句是说,林耕道是我的同乡,我们虽然同处一行,却又是师承不同的两个门徒。这两句既表明了林耕道与自己的亲密关系,又表明了自己的谦逊态度。
颈联“如何三十年,白头始相闻”两句是说,转眼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年,可是他们还是彼此互不相识。
尾联“全家作楚鬼,只影穷江源”两句是说,现在他们全家都像楚地的人一样沦落为异乡之人了,只有他自己孤零零地在江边徘徊着,无依无靠。
这首诗是写给朋友的一首劝慰诗。诗人以“事来即顺受”、“不得劳悲欣”的哲理劝慰朋友要坦然地面对人生的种种变故,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悲喜无常,要有一种超越一切的胸怀和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