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颠狂卷地起,吹动江城寒劫灰。
江城千家丹碧窟,过眼不复馀楼台。
九辀烛龙竟为尔,六尺海鸱安在哉。
平原无人金谷散,惆怅东门归去来。

诗句:春风颠狂卷地起,吹动江城寒劫灰。

译文:春天的风吹得多么疯狂,把江城裹挟在寒冷之中,仿佛被卷入了一场劫难。

注释:1. “春风颠狂”:形容春风吹得非常猛烈。2. “卷地起”:描绘了春风的威力,好像能够掀翻地面一般。3. “寒劫灰”:指被春风吹得寒冷如灰烬的江城。4. 诗中通过“江城”、“寒劫灰”等意象,营造出一幅春天来临、寒意逼人的冬末春初景象。5. “过眼不复馀楼台”:意味着那些曾经繁华的楼宇楼台,如今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只留下记忆和感叹。6. 整首诗通过对春风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春天的生机勃勃,另一方面是冬天的寒冷与废墟。7. “九辀烛龙竟为尔”:使用神话中的烛龙来比喻春风吹拂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8. “六尺海鸱安在哉”:这里的海鸱可能指的是海鸟,也可能是其他生物,诗人用它来形容春风吹过时的声响或动态。9. 此句可能是诗人在表达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也可能是在描述一种难以捉摸或消失的声音。10. “平原无人金谷散”:描述了一片荒芜的景象,金谷可能指的是一个繁华的地方,而“平原无人”则传达了一种荒凉和寂寥之感。11. “惆怅东门归去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12. 这首诗以春天的东风作为开篇,引出了对城市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13. 诗人通过描绘春风的猛烈和江城的荒凉,以及对过往荣华的追忆,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14. 最后两句通过“惆怅东门归去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宿的迷茫和对故土的眷恋。15. 此句可能是诗人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是对自己未来道路的不确定性的感慨。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东风,展现了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画面。一方面,春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寒冷和毁灭。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感慨。此外,诗中的一些意象如“丹碧窟”、“九轸烛龙”等,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深度。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个人情感的佳作,反映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