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两挟策游康衢,聚戏不异同队鱼。
忽然儿态起争竞,捐弃箧笥仇诗书。
注释:
两两(指两个)挟着书本在大街上游玩,聚在一起戏耍不异同队鱼。
忽然儿态起争竞,丢弃书箱仇恨诗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们聚集在一起游玩的场景,其中一些人突然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诗书。诗人通过这种场景,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担忧。
两两挟策游康衢,聚戏不异同队鱼。
忽然儿态起争竞,捐弃箧笥仇诗书。
注释:
两两(指两个)挟着书本在大街上游玩,聚在一起戏耍不异同队鱼。
忽然儿态起争竞,丢弃书箱仇恨诗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人们聚集在一起游玩的场景,其中一些人突然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意识,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诗书。诗人通过这种场景,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担忧。
【注释】金碧山水卷:指《水墨山水图卷》。其三:指第四首,诗题中的“四首”指的是此诗。 出没:出现与隐没。 空无:指虚空。 闲中:指闲暇之中。 日月:指时间。 潺湲:水流声。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通过描绘金碧山水画卷中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然景色的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 开头两句“烟云出没有无间
【题解】 浮玉山,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唐人有诗云:“南山岑岑浮玉阙。”李商隐《无题》“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亦言浮玉山。此诗为作者晚年避地山中之作。 【注释】 ①瞻彼南山岑:仰望那高耸入云的高山。岑,小阜也。 ②白云何翩翩:飘荡的白云,轻飘飘的。 ③下有幽栖人:下面有幽居的人。指山中隐士。 ④啸歌乐徂年:啸歌,长啸欢歌以自娱。徂,往,去。 ⑤丛石映清泚:丛石,多石的地方。清泚,水名
注释: 题竹林七贤图:这是一幅画,描绘的是竹林七贤的图。七贤是指东汉末年的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和山涛七个人。他们以酒为伴,纵情山水,追求自然,不拘礼法,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 昔人好沉酣,人事不复理。 昔日的人喜欢沉湎于酒中,对世事不再关心。这里的“沉酣”是指沉迷于酒精之中,无法自拔。而“人事”则是指世俗之事或人情世故。 但进杯中物,应世聊尔尔。 为了应对世间的种种纷扰
【注释】 霅溪:浙江长兴县北的一条河流。冠吴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吴中地区的首府。峮嶙巀𡾲:形容山石重叠的样子。平:平坦。焕然:光彩照人、光辉灿烂的样子。仙宫:神仙居住的地方。青复青:指山峰苍翠欲滴。五老峰: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境内,主峰高1342米,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吾乡一奇观:我家乡的一处美丽景观。 【赏析】 《霅溪翁雪霁望弁山图》,这是一首描写雪后登山望见弁山美景的诗。全诗四句
城市我所居,遥看弁山雄。 积雪最先见,皓彩照诸峰。 我今远城市,薄游留此中。 忽焉岁云暮,更觉尊屡空。 开门未然烛,飞花舞回风。 万木同一缟,四野变其容。 注释:在城市里居住,远远地看(指登山眺望)弁山雄伟壮丽。 最早看到积雪,洁白的雪光照耀着周围的山峰。 我现在远离了城市,在此处闲游。 突然感到岁月已晚,酒杯多次被空。 还没点上门上的蜡烛,就看到飞花在空中飘舞。 万物披上银装
归去来图 衡门植五柳,东篱采丛菊。 长啸有馀清,无奈酒不足。 当世宜沉酣,作色召侮辱。 乘兴赋归欤,千载一辞独。 注释:衡门:横木为门,是简陋的住宅。五柳:指东晋著名隐士陶渊明在东篱之下种植的柳树。丛菊:指东篱下栽培的菊花。余清:指高洁的志趣和情操。作色:以颜色作文章。沉酣:沉溺于酒中,尽情地饮酒。千载:千年。一说“千载一辞”,是指陶渊明所作的《归去来兮辞》
《子猷安道何为者》赏析: 子猷和安道是古代两位著名的文人,他们的诗作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人生感悟。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观念。 “子猷安道”指的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和孙绰。两人在东晋时期都曾担任过黄门侍郎这样的高级官职,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沉溺于官场生活,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自由的生活方式。 首句“子猷安道何为者”
注释 1. 阮公:指三国魏时期著名诗人阮籍。 2. 虽沦迹:虽然已经沉沦。 3. 识密鉴亦洞:见识深刻,明鉴如镜。 4. 沉醉似埋照:形容醉酒时仿佛忘却一切,如同被酒所掩埋的光辉。 5. 寓辞类托讽:用言辞来表达自己的感慨或讽刺。 6. 长啸若怀人:长长地叹息像是在怀念人。 7. 越礼自惊众:超越礼节的行为会引起人们的惊讶。 8. 物故不可论:死亡是无可避免的,无法评论。 9. 途穷能无恸
【注释】 五君:指汉晋之际的五个著名隐士,刘伶、阮籍、嵇康、阮咸和山涛。 善闭关:善于关闭耳目。 怀情灭闻见:内心充满感情就会使人对外界的声音完全听不见。 鼓钟:古代乐器,以鼓为面。 不足欢:不足以令人快乐。 容色岂能眩(xiào):容貌怎么能迷惑人呢? 韬精:收敛精神。 沉饮:饮酒至醉。 谁知:哪里知道? 非荒宴:不是荒淫无度的宴会。 颂酒:赞颂的酒。 短章:短小的诗篇。 深衷:真挚的内心。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把握诗中重要信息。“神”指仙人;“驭”驾驭,控制。第一句写神驾驭景飙,太虚时总辔。第二句写玄道不可分,直悟天人际。第三句写群从皆成仙,玩世不计年。第四句写何当事神游,许我笑拍肩。 【答案】 (1)驾御着狂风暴雨,在太虚之中总领风云。 (2)大道深不可测,直接领悟天地人三才。 (3)群仙都成了神仙,逍遥自在,超脱尘世,忘却年岁。 (4)什么时候才能进入仙境呢
【注释】 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13-741年。 太平:天下太平,国运昌盛。 十月:农历十月,这里指代唐玄宗每年冬天去华清宫游玩的时间。 华清: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 娇态:娇媚的神态。 蜀道:四川一带的险峻之路。 【赏析】 《题杨妃上马图》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咏史为题材,通过对比,突出了杨玉环的美貌和玄宗的荒淫。 首句“唐室开元致太平”,点明了时代背景。开元
注释: 1. 磊落为人天下奇 —— “磊落”形容人性格开朗、坦荡。“天下奇”表示这个人在人群中显得非常独特,不平凡。 2. 来参佛法始知机 —— “佛法”指的是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机”在这里指智慧或悟性。这句话意味着通过学习佛法,开始明白世间的真理和智慧。 3. 一言能悟圆通理 —— “一言能悟”表示一句话就能领悟到事物的精髓。“圆通理”是佛教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强调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
【注释】 不见 :没有看见。处士:古代指未出仕的读书人。星:这里用“星”比喻处士。俨然:高峻的样子。为谁明:为谁而明亮? 当时:此处指诗人自己,时作者与西湖处士同游之时。寂寞:冷清。万古名:千古传颂的名字。 【赏析】 此诗写于元和七年(公元812年)作者被贬谪到江陵的时候。 第一句说,在没有见到西湖处士之前,他就像天上的明星一样,照耀着风月。第二句说,当他来到西湖边的时候
题桃源图 始信桃源隔几秦,后来无复问津人。 武陵不是花开晚,流到人间却暮春。 【注释】 1. 桃源:传说中的理想居住地。 2. 几秦:几个朝代。 3. 武陵:地名,此处指桃花源中的武陵人。 4. 无复问津人:不再有人询问或寻找这个地方。 5. 花开晚:比喻时间已晚,错过了时机。 6. 暮春:春天的末尾,这里用来象征晚年或衰败。 【译文】 开始才相信那个桃花源隔了几个朝代的距离
注释:目力所及之处千里之遥,但笔下无法描绘出,这大概就是因为我的余生太过于平凡。 一天兴致来了怎么能够遏制住?于是打开窗户写下去,写出了一片碧绿的山峦。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目穷千里笔不到”,意指虽然眼力可以看尽千里,但手中的笔墨却无法完全表达出来。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叹,也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无奈。 颔联“自是馀生坐太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诗中的标题“题金碧山水卷四首”来理解,注意把握诗意。 江南北苑出奇才,千里溪山笔底回。 江南的北苑(今江苏苏州)出了一位杰出的画家,他描绘出的溪山画卷,如在笔底回旋。 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画图开。 不管是六朝的兴盛与衰亡,我倒要开怀畅饮,让酒随画卷展开。 【答案】 示例:第一句中,“奇才”指画家的杰出才能;“万里”形容江南北苑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