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
年年遇霜雪,谁谓寒可易。
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
狐裘已适体,谁念寒涂客。
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解剑挂高树,至宝非所惜。
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
诗句释义与译文
首句: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
- 注释: 庭前:指庭园或庭院之前。
- 译文: 院子里有两棵奇树,常年都有美好的容貌。
次句:年年遇霜雪,谁谓寒可易?
- 注释: 年年:每年。
- 译文: 每年都会遇到霜和雪,谁说寒冷是可以轻易改变的?
第三句: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
- 注释: 大道:大道理、正道。
- 译文: 长久以来,大道理已经丢失,在人生的路上,常常体现出冷漠的品德。
第四句:狐裘已适体,谁念寒涂客?
- 注释: 狐裘:用狐狸皮制成的皮衣。
- 译文: 狐狸皮的衣物已经合身了,谁能想到在严寒的道路上旅行的人呢?
第五句: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
- 注释: 延陵子:春秋时期的名士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或“延陵”。
- 译文: 古代有个名叫延陵子的贤人,出使返回途中经过徐国。
第六句: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 注释: 徐君:指徐国的国君。
- 译文: 徐国的君主已经死去,但对他的信任和义气却更加深切了。
第七句:解剑挂高树,至宝非所惜。
- 注释: 解剑:解除武装,放下武器。
- 译文: 解下武器挂在高树上,宝贵的不是手中的宝剑。
第八句: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
- 注释: 此士:指那位贤人。
- 译文: 这样的贤人很难再次遇到,我四处张望,不知该去往何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院中的两棵奇树及其经历的四季变化,象征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诗中表达了对失去正道、冷漠品德以及人际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的深刻感慨。通过对比贤人的高尚品质与世俗的冷酷,诗人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