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驻兰阴,颇得溪山趣。日上东峰亭,遥望水东注。
别去曾几何?重来已迟暮。一时同游者,大半发垂素。
亦或卧空坟,翳彼梅花树。因之念所思,倚阑聊四顾。
安知游目时,翻是伤心处。咄兹露电身,谁似金石固?
此生总满百,会合能几度。独有溪上山,年年只如故。
题兰溪东峰亭
昔余驻兰阴,颇得溪山趣。
日上东峰亭,遥望水东注。
别去曾几何?重来已迟暮。
一时同游者,大半发垂素。
亦或卧空坟,翳彼梅花树。
因之念所思,倚阑聊四顾。
安知游目时,翻是伤心处。
咄兹露电身,谁似金石固?
此生总满百,会合能几度。
独有溪上山,年年只如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兰溪东峰亭的诗。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兰溪东峰亭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首句“昔余驻兰阴”,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兰溪边上驻足停留的日子,那时他能够领略到溪山的韵味。这句诗通过时间的推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第二句“日上东峰亭,遥望水东注”,诗人登上东峰亭,远眺流水东去的情景。这句诗展现了东峰亭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
第三句“别去曾几何?重来已迟暮”,诗人感叹时间的飞逝,分别后再次来到东峰亭时,已经是年迈的晚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四句“一时同游者,大半发垂素”,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们一起游玩的日子,发现许多人已经白发苍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逝去青春的哀叹。
第五句“亦或卧空坟,翳彼梅花树”,诗人想象着那些曾经陪伴他的朋友们如今已经长眠于地,而他们曾种下的梅花树依然屹立不倒。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怀念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第六句“因之念所思,倚阑聊四顾”,诗人因为思念而走到栏杆边四处观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第七句“安知游目时,翻是伤心处”,诗人感叹眼前的美景反而让他感到伤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美好景色中的悲伤情绪。
第八句“咄兹露电身,谁似金石固?”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体如同露水一般脆弱,无法与金石一样坚固不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担忧。
第九句“此生总满百,会合能几度?”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已经度过了一百个春秋,但是能够重逢的机会又能有多少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十句“独有溪上山,年年只如故。”最后一句诗人感慨自己唯一不变的是那位于溪上的故乡山,每年都像从前一样存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永恒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兰溪东峰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人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