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岁已五日,良辰诚蹉跎。
悟彼时鸟鸣,往游山之阿。
平明发阴壑,亭午憩阳坡。
崖障献奇峭,水木呈清华。
幽谷既深入,茂林仍远过。
迢迢蹊绝踪,隐隐泉啮沙。
涉涧固洄沿,陟岘复巍峨。
舍舆挹飞流,停策引芳柯。
石畬忽云拥,岩度亦星罗。
土啬念唐风,民勤怀豳歌。
羽檄起淮甸,烽火连浙河。
无地可投足,此山思结萝。
良俦愆我素,荏苒当如何?
长啸临逝川,汩汩感人多。

正月五日游石门怀所迟客开岁已五日,良辰诚蹉跎。

悟彼时鸟鸣,往游山之阿。

平明发阴壑,亭午憩阳坡。

崖障献奇峭,水木呈清华。

幽谷既深入,茂林仍远过。

迢迢蹊绝踪,隐隐泉啮沙。

涉涧固洄沿,陟岘复巍峨。

舍舆挹飞流,停策引芳柯。

石畬忽云拥,岩度亦星罗。

土啬念唐风,民勤怀豳歌。

羽檄起淮甸,烽火连浙河。

无地可投足,此山思结萝。

良俦愆我素,荏苒当如何?

长啸临逝川,汩汩感人多。

诗句释义及译文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景色和抒发作者情感的诗篇。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详细解释:

1. 正月五日游石门怀所迟客:正月五日(即春节后第五天)游玩石门山时怀念远方的朋友。

2. 开岁已五日,良辰诚蹉跎。

  • 开岁:新年伊始。
  • 良辰:美好的日子,这里指新年后的第一个日子。
  • 蹉跎:白白浪费或虚度。

3. 悟彼时鸟鸣,往游山之阿:在那个时刻听到鸟儿的叫声,回忆起以前的游山经历。

4. 平明发阴壑,亭午憩阳坡。

  • 平明:清晨。
  • 亭午:午后,中午。
  • 阴壑、阳坡:阴面的山谷和阳光下的山坡。

5. 崖障献奇峭,水木呈清华。

  • 崖障:山峰或悬崖。
  • 水木:山间水流和树木。
  • 奇峭、清华:形容景色奇特险峻和美丽清秀。

6. 幽谷既深入,茂林仍远过。

  • 幽谷:幽深的山谷。
  • 深入、远过:形容山谷深邃广阔。

7. 迢迢蹊绝踪,隐隐泉啮沙。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蹊:道路。
  • 绝踪、隐隐:形容小路难寻,泉水在沙石中潺潺流淌。

8. 涉涧固洄沿,陟岘复巍峨。

  • 涉涧:过涧。
  • 固洄沿:坚定地向回走。
  • 陟岘:登高丘。
  • 巍峨:高大雄伟。

9. 舍舆挹飞流,停策引芳柯。

  • 舍舆:放下车马。
  • 挹飞流:舀取山上的流水。
  • 停策:停止步行或骑马。
  • 引芳柯:招揽树枝。

10. 石畬忽云拥,岩度亦星罗。

  • 石畬:岩石间的土地,泛指山石。
  • 云拥:云雾缭绕。
  • 岩度:岩石上的道路。
  • 星罗:像星星一样排列分布。

11. 土啬念唐风,民勤怀豳歌。

  • 土啬:指土地贫瘠。
  • 唐风:唐代的风俗。
  • 豳歌:古代周代的民谣《诗经》中的《豳风》,这里用来比喻当地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

12. 羽檄起淮甸,烽火连浙河。

  • 羽檄:古时传递军事文书的竹简或羽毛,这里指紧急军报。
  • 起淮甸:从淮南边境出发。
  • 烽火:古代边防哨所点燃烟火报警的信号。
  • 连浙河:连接浙江的河流。

13. 无地可投足,此山思结萝。

  • 无地可投足:没有地方可以驻足。
  • 此山思结萝:因为这座山而想到用藤蔓攀援上去的情景。

14. 良俦愆我素,荏苒当如何?

  • 良俦:好朋友或伙伴。
  • 愆我素:违背我的本性或初衷。
  • 荏苒:流逝,这里指光阴荏苒,时光易逝。

15. 长啸临逝川,汩汩感人多。

  • 长啸:大声呼喊或长声叹息。
  • 逝川:流逝的江河。
  • 汩汩:水流的声音,这里指河水流动的声音令人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