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生读书光映檐,杨公涤笔色摇碗。岂知今日物象新,总向三春堆积满。
着地都将委琐藏,拂池尽把瑕玼涴。直愁芝菌埋没平,讵惜松篁摧挫短。
杂梅既无北使折,穿杨那有东风管。千逵晓滑乍羞明,万瓦夜寒仍待伴。
村村掩土蛰迷户,处处压林巢覆卵。集迟固为入坎深,消早岂缘侵座暖。
世事已如鸿印爪,我生方类鹿行疃。卧庐正慕焦寝安,扫径却嗟袁路断。
何人无事杖堪寻,谁家有酒门可款?皓首书生自局束,紫髯参军每萧散。
方晨致命许降临,未午催诗戒迟缓。徐君可是常胜家,白战先陈汉庭袒。
《阳春》一曲古难和,冻笔阁来敢辞懒。

【注释】:

次韵春雪禁体:我作诗来赞美春雪,你却要禁止我的诗歌。

孙生读书光映檐:孙生在屋檐下读书,灯光把书页映得发亮。

杨公涤笔色摇碗:传说晋杨修善书法,他的毛笔蘸上墨汁后,笔端会流出墨汁,像在摇动的碗一样。

物象新:景物显得新鲜,万物复苏。

委琐藏:指雪花落在地面上,堆积成一片片的积雪。

瑕玼:斑驳陆离的样子。

直愁芝菌埋没平:担心这些草本植物被大雪埋没了。

讵惜松篁摧挫短:又何必吝惜那些高大的松竹被雪压弯了腰呢?

杂梅既无北使折:杂色的梅花没有受到使者(指朝廷)的折取。

穿杨:古代射箭比赛,射中靶心者为胜者,这里借指射箭高手。

东风管:东风掌管着春天。

晓滑乍羞明:早晨的雪水光滑如镜,一照便露出本来面目。

万瓦夜寒仍待伴:晚上的雪水冰冷,需要有伴儿才能取暖。

村村掩土蛰迷户:村庄里到处都埋着厚厚的雪,家家户户的门都被雪封住。

集迟固为入坎深:大雪聚集到一定时候才降落,是因为它进入地下很深的缘故。

消早岂缘侵座暖:天冷的时候不会融化掉座位上的热酒。

世事已如鸿印爪:天下的事已经如同大雁的足迹。

我生方类鹿行疃:我这个人就像麋鹿一样行走在大路上。

卧庐:卧房,也指诗人住所。

袁路断:指通往诗人住处的道路被冰雪阻断。

何人无事杖堪寻:谁有空来寻找一根拐杖?

谁家有酒门可款:哪家有酒可以借饮?

皓首书生自局束:头发花白的书生,只好束手无策。

紫髯参军每萧散:胡须长长的参军,总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

方晨致命许降临:刚刚黎明,就派人前来报告消息。

未午催诗戒迟缓:还没有过中午,就催促写诗,告诫不要耽搁时间。

徐君可是常胜家:徐君可是个善于取胜的人。

白战先陈汉庭袒:白战就是摆好阵势等待敌人进攻,先陈列在汉朝军队的阵前袒露上身示弱。

《阳春》一曲古难和:只有《阳春白雪》这样古老的曲子难以演奏。

冻笔阁来敢辞懒:《阳春白雪》中的“冻”字用笔十分艰难,不敢推辞偷懒。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之作,以雪喻人生,抒发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生动、形象,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个性。

首联描写孙生读书时的情景。孙生在屋檐下读书,灯光把书页映得发亮。他读得很认真,仿佛连周围的一切也在倾听他的读书声。

颔联通过描绘杨修、晋杨的故事,表现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雪给大地覆盖上了一层白色的外衣,给万物披上了一层美丽的衣裳。诗人看着地上的积雪,感叹着大自然的变化和美丽。

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雪花落到地上,堆积成一片片的积雪;风吹过,雪水在地面上留下斑驳陆离的痕迹。诗人看着这些景象,感叹着大自然的变化和美丽。

尾联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虽然大雪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扰,但它们也能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诗人看着雪水流动的景象,感叹着大自然的变化和美丽。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感叹着世事的无常和无奈。

此诗的语言质朴、生动、形象,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个性。诗人通过对雪花的描述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