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为夫妇,所愿在偕老。
谁知头白来,丧乱不相保。
我昔从一官,携汝登远道。
芙蓉荡风波,宁有几时好。
犹记东门日,别归方草草。
再拜前致辞,幽咽不能道。
手提小儿女,恸哭向秋昊。
讵识是生离,积骨白浩浩。
汝归终可安,我去事转艰。
家既异畴昔,去住亦俱难。
况乃毕婚嫁,百费萃兹年。
内方抚群小,外复给上官。
日夜声嗷嗷,孰与分忧煎。
夫妻不同苦,不如寡与鳏。
汝幸毋我尤,我行偶迍邅。
人道无终乖,天运久亦还。
岂复长流荡,庶往共饥寒。
【注释】
结发:指男女结婚。所愿:心愿。偕老:共同长寿、安度晚年。丧乱不相保:因战乱而失去生命。东门:古地名,在今河南荥阳县北,为春秋时期郑国都城。草草:匆忙的样子。
幽咽:形容哽咽之声。秋昊:秋天的天空。讵:岂。生离:指夫妻之间被迫分离。积骨白浩浩:指积劳成疾而死。汝归终可安,我去事转艰:你回到家乡终可以安享晚年,而我离开却更加艰难。家既异畴昔,去住亦俱难:家已经不同以前了,去和住也都感到困难。毕婚嫁,百费萃兹年:全部的嫁妆费用花光了一个年头。方:才。抚群小:安抚下属的人。外复给上官:又得到上司的赏识。
日夜声嗷嗷,孰与分忧煎:白天黑夜都在呻吟哀号,谁能分担忧虑呢。谁道无终乖,天运久亦还:谁说没有走到尽头的不幸,天道运行,终会回转。长流荡:永远流浪在外。庶往共饥寒:希望将来大家能一起度过饥寒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春,当时杜甫携妻子儿女流落到夔州一带。诗中抒发了杜甫对妻子儿女的思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首联“结发为夫妇,所愿在偕老。”写夫妻之间的誓言,希望一生相守,白头偕老;但世事无常,丈夫战死沙场,妻子被迫改嫁他人。这一句表达了杜甫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
颔联 “谁知头白来,丧乱不相保。”承接上句,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改嫁他人的无奈和悲哀。他没想到自己白发苍苍之时,妻子却已经离他而去,无法再相守相伴。这一句表达了杜甫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
颈联 “我昔从一官,携汝登远道。”回忆过去,杜甫曾经担任过一个小官,带着妻子一同踏上了前往远方的道路。这两句诗表现了杜甫与妻子共同经历风雨、同甘共苦的深情厚谊。
尾联 “芙蓉荡风波,宁有几时好?”描绘了当时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和战争形势,使夫妻难以团聚。“芙蓉”比喻妻子,“风波”象征战乱环境;“宁有几时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充满忧虑和不安的情绪。这一句展现了诗人对家庭遭遇变故的深深忧虑和无力感。
整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在战乱时代中的困苦和挣扎,以及他对家庭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传达出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之情,呼吁人们关注民生疾苦,共同面对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