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真乐,除是醉中境。
可能得美酒,一醉不复醒。
陶生久已没,此意竟谁领。
东坡与子由,当是出囊颖。
和陶三四诗,粲粲夜光炳。
【赏析】
此诗作于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二月,当时作者在江安。东坡与子由是作者的同窗好友,二人都是文学才士,常互相唱和。苏轼与子由在《东坡志林》中多次提到此事。
这首诗以陶渊明自比,说自己有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生活的精神,但自己不能像陶那样隐居山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只能在酒里寻求这种乐趣。
开头两句说:世间真乐只有醉梦中的境界才能体会到。这里的“真乐”,指的是陶渊明所说的“真意”,也就是他所说的“欲辨已忘言”的那种境界。诗人说:“可能得美酒,一醉不复醒。”意思是说:我虽然能喝到好酒,但却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一醉就醒不来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虽然没有达到陶渊明那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但我仍然可以借酒来寄托自己的理想。第三句说:陶生早就死了,谁能领会这种意境呢?这里的意思是说:陶渊明早已死去了,而我还在人世之中,怎么能体会得到他那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呢?第四句说:我与子由经常在一起吟咏诗词,当是出自东坡的指点。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和子由经常在一起吟咏诗词,东坡也一定在旁边指点我们,帮助我们一起提高。最后一句说:和陶渊明的三四首诗词,就像夜光珠那样灿烂耀眼。这里的“三四首”,指的就是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前四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前三首,就像夜光珠一样灿烂耀眼。
整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仕途上的失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