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槎牙蚀藓痕,黄昏扶醉倍精神。
一枝冷曳孤山雪,七尺横拖庾岭春。
江路策云香在手,溪桥挑月影随人。
归来却笑林和靖,还现堂中上座身。

梅杖

紫玉槎牙蚀藓痕,黄昏扶醉倍精神。

一枝冷曳孤山雪,七尺横拖庾岭春。

江路策云香在手,溪桥挑月影随人。

归来却笑林和靖,还现堂中上座身。

注释:

  1. 紫玉:紫色的玉石,这里指梅杖。
  2. 槎牙:参差不齐的样子。
  3. 黄昏:指傍晚时分。
  4. 江路:指江边的路。
  5. 林和靖:北宋著名诗人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他隐居杭州西湖之滨三十年,不娶妾不畜财,一生好梅花,以梅为妻,自号“和靖处士”。

译文:
紫玉般的梅树,树枝交错着苔藓的痕迹。黄昏时,我扶着梅杖,精神倍增。一枝梅花冷艳地摇曳在孤山的雪中,七尺长的梅杖横拖在庾岭的春风中。在江边小路上,梅杖散发着阵阵香气;在溪桥上,月光下的梅杖影子随着行人移动。然而回到家乡,我却笑着与林逋相比,因为林逋仍然保持着他在书房中的上座地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梅树下饮酒后的景象。首句“紫玉槎牙蚀藓痕”描述了梅杖的颜色和质地,以及它在自然景观中的独特之处。次句“黄昏扶醉倍精神”则表达了作者在黄昏时分饮酒后的愉悦心情。第三、四句“一枝冷曳孤山雪,七尺横拖庾岭春”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自然景色中的美丽景象。最后两句“江路策云香在手,溪桥挑月影随人”则表现了作者在江路和小桥上的闲适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同时,通过对梅花的描述,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