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荃桡兮桂舟,弭灵旗兮中流。望四山兮何所,映朝阳兮上浮。
玉笄兮琼佩,驭青蛇兮云之外。采杜若兮江皋,芳菲菲兮未沬。
潬不极兮海门,饯多景兮江滨。吹参差兮屡舞,驰玉轪兮缤纷。
雷填填兮拊鼓,桧阴阴兮灵雨。波渺渺兮安流,神乐康兮终古。
曹娥庙歌
承荃桡兮桂舟,弭灵旗兮中流。望四山兮何所,映朝阳兮上浮。
玉笄兮琼佩,驭青蛇兮云之外。采杜若兮江皋,芳菲菲兮未沬。
潬不极兮海门,饯多景兮江滨。吹参差兮屡舞,驰玉轪兮缤纷。
雷填填兮拊鼓,桧阴阴兮灵雨。波渺渺兮安流,神乐康兮终古。
注释:
- 承荃桡:用香草制成的船桨。荃桡,泛指香木制作的船桨。
- 桂舟:传说中的一种船名。
- 弭灵旗:收起了招魂的灵幡。
- 四山:四方的山。
- 映朝阳:太阳从天边升起,照在江面上。
- 玉笄:女子头上的发簪,用玉石制成的。
- 驭青蛇:驾驭着青色的巨蛇。
- 云之外:天空之外。
- 采杜若:采摘杜若花。
- 未沬:没有枯萎的叶子。
- 潬不极:水势汹涌,不能到达尽头。
- 海门:海的入口处。
- 饯:同“接”,迎接的意思。
- 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
- 玉轪:用玉制的车轮。
- 雷填填:像雷声一样密集地敲打鼓。
- 桧阴阴:高大而浓密的树荫。
- 灵雨:神灵降雨。
- 波渺渺:波浪浩渺无边。
- 安流:水流平静,不受阻碍。
赏析:
《曹娥庙歌》,一首描绘曹娥庙的宏伟景象和祭祀活动的诗篇。全诗以曹娥庙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祭祀活动的气氛以及曹娥庙的庄严与神圣。同时,诗歌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信仰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承荃桡兮桂舟,弭灵旗兮中流”,开篇便以香木船桨和招魂灵幡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氛。紧接着,诗人描绘了站在祭坛上远眺四周山川的景象,以及阳光从天边冉冉升起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庄重的祭祀现场之中。
接下来的诗句“玉笄兮琼佩,驭青蛇兮云之外”,则通过描绘祭者头戴玉笄、身佩琼佩,驾驭青蛇飞升于云霄之上的场景,进一步烘托出祭祀活动的神圣与超凡脱俗。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祭祀者的威严与尊贵,也体现了他们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情。
“采杜若兮江皋,芳菲菲兮未沬”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选取了杜若花这一意象,以其芬芳馥郁的特点来赞美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这不仅是对景物的直接描绘,更是对生命力的一种赞颂。同时,“未沬”一词的使用,也暗示了杜若花虽已凋零,但其美丽与香气依然让人陶醉其中,象征着生命的不朽与永恒的美好。
“潬不极兮海门,饯多景兮江滨”两句则是对地理位置的具体描绘。诗人用“潬不极”来形容海水的汹涌澎湃,用“饯多景”来描绘江边的景色。这些生动形象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可读性,也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宏大的气势和深远的历史感。
最后两句“吹参差兮屡舞,驰玉轪兮缤纷”则转向了动态的描绘。诗人以风吹动参差的旗帜和车轮奔驰的形象,表现了祭祀过程中的热闹与欢快气氛。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命力与活力。
《曹娥庙歌》通过对曹娥庙及其祭祀活动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种神圣而又庄重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各种意象和象征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使人在感受历史沧桑的同时,也能领略到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