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廛居郑有道,屡辞徵币卧松云。
年来短发笼纱帽,客至新诗写练裙。
几上只留《招隐》赋,人前每读《送穷》文。
清时已见文名盛,日日高车访隐君。
第一句:“我爱廛居郑有道。”
“我爱”,表达了诗人对郑有道的深深喜爱和敬仰。 “廛居”指简朴的生活,诗人在这里强调自己喜欢这种清贫而又有学问的生活方式。 “郑有道”则是诗人对郑有道的称呼,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仰慕之情。
第二句:“屡辞徵币卧松云。”
“屡辞”,表示多次拒绝,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征召的坚决拒绝。 “徵币”指的是朝廷赐予的财物,诗人拒绝了这些物质上的诱惑,选择了隐居生活。 “卧松云”则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在松林中度过悠然自得的日子。
第三句:“年来短发笼纱帽,客至新诗写练裙。”
“年来”,表明时间的推移,诗人已经经历了许多年。 “短发”,形容诗人年纪渐长,头发稀疏。 “笼纱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戴了一顶纱质的帽子,可能是为了保持清贫的生活方式。 “新诗”,表示诗人最近创作出的诗歌。 “写练裙”,则描述了诗人在客人来访时,会拿出新的诗句来与客人一起欣赏。
第四句:“几上只留《招隐》赋,人前每读《送穷》文。”
“几上”,指的是书桌上,是诗人用来写作的地方。 “《招隐》赋”,指的是一首诗歌的名称,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送穷》文”,则是指另一首诗歌的名称,可能是用来劝诫他人不要过于追求名利。诗人通过这两首作品,传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珍视和对名利的淡泊。
第五句:“清时已见文名盛,日日高车访隐君。”
“清时”,指的是清明的时代,意味着社会风气正派,文化繁荣。 “文名盛”,表示诗人的文名很响亮,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日日高车访隐君”,则描绘了诗人每天被人们驾车前来探访的景象,说明他的名声和学识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向往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他既欣赏隐居生活中的简单和自由,又对名利有所警惕和淡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