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油牌去复来,长身碧眼更䪹腮。
口传催办军需事,一日能无一百回。

【注释】

张仲举:即张方平,字孟兼,号乐山居士。宋皇祐五年(1053)进士,曾任集贤殿大学士等职。待制:官名,宋初沿五代旧制,设为中书令副长官的加官,用以备顾问、应对皇帝的诏敕。京口海上口号见寄: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古称京口;海上口号,指海防军事。瑛(yíng):作者的字。吴下时事:指当时吴郡一带的军政情况。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红绿油牌来比喻那些贪官污吏,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强烈谴责。

第一句“红绿油牌去复来”,描写的是红绿两面的油牌,这是宋代用来标识船只身份的凭证。它上面印有“红”和“绿”两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等级或用途:红色是大船的凭证,绿色的则是小船的凭证。油牌的往返移动,意味着船只的往来。诗人用这个动作来描绘了官员们忙个不停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他们之间勾心斗角的关系。

第二句“长身碧眼更䪹腮”,进一步描述了油牌的样子。这里所说的“长身”、“碧眼”,都是形容油牌的特征;而“䪹腮”则是一种面部表情,在这里可能是用来形象地表达官员们贪婪的表情。

第三句“口传催办军需事,一日能无一百回”。这里的“口传”指的是口头传达命令,“催办军需事”则是指军队所需的物资被催促着尽快送达。而“百回”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表示每一天都有这么多的命令需要执行。

这首诗通过咏物来抒发情感,通过对红绿油牌的描述,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官场腐败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