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素手玉婵娟,照见青天月子圆。
锦筝弹尽鸳鸯曲,都在秋风十四弦。
诗词赏析:
《渔庄欸歌二首 其一》
原文:
金杯素手玉婵娟,照见青天月子圆。
锦筝弹尽鸳鸯曲,都在秋风十四弦。
译文:
金杯中盛满了清纯的酒液,手中握着的是如美玉般皎洁的女子。她的眼睛明亮如月,映照着青天的月色。在秋意渐浓之际,我弹尽了一曲动人的琵琶之音,那曲子里藏着深深的情感,都藏在这十四根琴弦之间。
注释
- 金杯素手玉婵娟:用”金杯”形容酒的珍贵,”素手”形容女子的手纯净无瑕,”玉婵娟”则描绘女子美貌如玉,美丽非凡。
- 照见青天月子圆:通过女子的眼睛看到天空中的月亮,形象地表达了她明亮的眼睛像月亮一样清晰。
- 锦筝弹尽鸳鸯曲:描述弹奏琵琶时音乐悠扬婉转如同鸳鸯鸣叫。”锦筝”暗示着音乐的华丽与精美。
- 都在秋风十四弦:强调在这美丽的夜晚,琵琶声和秋天的气息一同萦绕在十四根琴弦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秋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子的美丽和音乐的魅力。诗中“金杯”和“玉婵娟”两个词分别象征着贵重和纯洁的美,展现了女子的美丽。接着,诗人又通过“照见青天月子圆”来描绘其清澈明亮的眼睛,使人仿佛能看到天空中明亮的月亮。最后,诗中的“锦筝弹尽鸳鸯曲”和“都在秋风十四弦”两句,不仅展示了琵琶音乐的美妙,同时也反映了这个夜晚的美好氛围。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勾勒出了一个宁静和谐的秋夜画面。
《渔童欸乃荡舟去,惊起锦凫飞一双》
原文:
湾湾流水曲阑杆,鸂鶒芙蓉不耐寒。
玉手为开银屈膝,举头却见月团团。
译文:
弯曲的小河两岸是柳树和荷花,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不耐寒冷。我的手指轻轻地解开了银制的栏杆,抬头看到圆圆的月亮高悬在空中。
译文注释
- 湾湾流水曲阑杆:”湾湾流水”形容小河蜿蜒曲折的样子,”曲阑杆”则是说河岸上有着弯曲的栏杆。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的自然景致。
- 鸂鶒芙蓉不耐寒:”鸂鶒”是一种小鱼,”芙蓉”指的是水中的荷叶,”不耐寒”则表示这些植物在寒冷的河水中无法生存。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生态脆弱性的感叹。
- 玉手为开银屈膝:这里的“玉手”暗指女子温柔的手势,“为开银屈膝”形象地描述了女子如何用她的手指解开栏杆的动作。
- 举头却见月团团:当女子抬头时,她看到了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这里用“团团”来形容月亮的形状,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和一位女子的优雅动作,传达了对自然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诗中“湾湾流水”和“玉手为开银屈膝”等描写,不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而结尾部分“举头却见月团团”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把月亮比喻为“团团”,既形容了月亮圆满的形状,也象征着团圆和完满。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