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墨糊天霹雳死,手擘明珠换眸子。
一潜渊泽久不跃,泥活风须色深紫。
虬髯老子家燕城,怒吹九龙无馀灯。
手提百尺阴山冰,连云涂作苍龙形。
槎牙爪角随风生,逆鳞射月干戈声。
人间仰视玩且听,参辰散落天人惊。
潇湘浮黛蛾眉轻,太行不让蓬莱青。
烈风倒雪银河倾,珊瑚盏阔堪不平。
吸来喷出东风迎,春色万国生龙庭。
七年旱绝尧生灵,九年涝涨舜不耕。
尔来化作为霖福,为吾大元山海足。
【译文】
老墨糊天霹雳死,手擘明珠换眸子。
一潜渊泽久不跃,泥活风须色深紫。
虬髯老子家燕城,怒吹九龙无馀灯。
手提百尺阴山冰,连云涂作苍龙形。
槎牙爪角随风生,逆鳞射月干戈声。
人间仰视玩且听,参辰散落天人惊。
潇湘浮黛蛾眉轻,太行不让蓬莱青。
烈风倒雪银河倾,珊瑚盏阔堪不平。
吸来喷出东风迎,春色万国生龙庭。
七年旱绝尧生灵,九年涝涨舜不耕。
尔来化作为霖福,为吾大元山海足。
【注释】
- 老墨:用浓重的黑色墨水写成的字。
- 霹雳:闪电。
- 泥活风须:指龙身的鳞片像泥土一样坚硬。
- 虬髯:形容人的胡须像盘曲的龙须。
- 家燕城:燕子筑巢的地方,比喻自己的故乡。
- 怒吹九龙:指龙在怒吼时,仿佛有九条龙在空中飞舞。
- 百尺阴山:指高耸入云的山。
- 槎牙爪角:形容龙的形状像锯齿或爪子。
- 逆鳞:龙鳞的尖端,传说中龙的心脏所在之处。
- 参辰:星宿名,这里比喻天空中的星辰。
- 潇湘:湖南简称,古代称湖南为潇湘。
- 太行:山脉名,位于今河北省。
- 烈风倒雪:形容大风猛烈到足以将积雪吹落。
- 珊瑚盏:形容龙的形态如同珊瑚杯般弯曲、精致。
- 吸来喷出:形容龙的呼吸和吐息。
- 春色:春天的色彩。
- 霖福:及时雨带来的福气。
- 大元:蒙古国的自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龙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龙的强大和威严。首句“老墨糊天霹雳死”,以浓重的墨色描绘出一幅雷电交加、风雨交加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接下来,诗人用“手擘明珠换眸子”来形容龙的眼睛,既形象又生动。
第二句“一潜渊泽久不跃”,则描述了龙潜入深渊的情景。而第三句“泥活风须色深紫”,则描绘了龙的鳞片坚如磐石,颜色深沉如紫色。这两句诗通过对龙的形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使得龙这一神秘生物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龙的各种姿态:“虬髯老子家燕城,怒吹九龙无馀灯。”这里,诗人将龙比作一位老者,他带着家燕城的口音,愤怒地吹动着九龙,使得天地间一片光明。同时,“手提百尺阴山冰”则形容了龙的力量之大,能够轻易地举起巨大的冰块。
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手法,将龙描绘成“槎牙爪角随风生”,以及“逆鳞射月干戈声”,这些描述既富有想象力又富有表现力,使龙的形象更加鲜明。最后一句“参辰散落天人惊”,则以星空中的星星比喻天上的星辰,表达了诗人对龙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龙的强大和威严,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