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欲消亡,脱了根尘。乐虚恬淡崇真。形如野鹤,性似孤云。到处为家,风为伴,月为邻。
住世无心,异俗超群。握玄机、哩啰哩仑。省一点颜貌常新。得至真功,全真行,侍真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追求真我境界的画卷。下面我将逐句解释并附上赏析:

1. 红窗迥

  • 注释: 红色的窗子高远而空阔,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高远。
  • 赏析: 红色的窗子通常在古代诗文中代表一种象征意义,可能代表着某种超越现实的意境或心境,此处可能是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宽广和深远,如同红窗外的无限天空。

2. 情欲消亡

  • 注释: 欲望和情感都消散无形。
  • 赏析: 这里的“消亡”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欲望的态度,即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摆脱物质与情感的束缚。

3. 脱了根尘

  • 注释: 摆脱一切外在的尘垢与束缚。
  • 赏析: “根尘”是佛教用语,指一切众生所受的烦恼和困扰,通过修行能够摆脱这些烦恼,达到清净无染的状态。

4. 乐虚恬淡崇真

  • 注释: 乐于虚无恬淡,尊崇自然真实。
  • 赏析: 这里的“虚”、“淡”、“真”都是道家修炼中的关键词,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顺应,反映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方式。

5. 形如野鹤,性似孤云

  • 注释: 形容人的外在形象像野鹤一样自由自在,内在性格如同孤云般超然独立。
  • 赏析: 野鹤象征着高洁、独立不群的品质,孤云则传达出一种飘渺、无牵无挂的境界。这里将人比作这两种动物,是为了表达诗人追求的精神自由和超俗的生活态度。

6. 到处为家,风为伴,月为邻

  • 注释: 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成为自己真正的家园,身边的一切都陪伴着你,夜晚的明月也是你的邻居。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状态,不受外界干扰,自成一体。风和月亮都是自然元素,它们的存在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宁静。

7. 住世无心

  • 注释: 在这个世界上居住却心无杂念。
  • 赏析: 这里的“无心”,即没有杂念,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诗人通过这种心态来体验世界,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纯净和自由。

8. 异俗超群

  • 注释: 与众不同,超然于俗世之外。
  • 赏析: “异俗超群”表明了诗人不仅追求个人的修养,而且希望在精神上达到超越一般世俗人群的境界。这反映了诗人的高远志趣和高尚情操。

9. 握玄机、哩啰哩仑

  • 注释: 掌握宇宙间的秘密,领悟其中的道理。
  • 赏析: “玄机”在这里指的是宇宙间隐藏的深奥道理,“哩啰哩仑”则是对这种领悟过程的形象描述,意味着深入思考和领悟的过程。

10. 省一点颜貌常新

  • 注释: 减去一些外在的装饰,保持心灵的清新和洁净。
  • 赏析: 这句诗强调了内心的修养和清洁,认为外在的物质和装饰并不是最重要的。通过简化自己的生活,可以更好地体验和把握生命的真谛。

11. 得至真功,全真行,侍真君

  • 注释: 修习到了最高层次的功夫,实现了完全的修行,以侍奉真正的神明。
  • 赏析: 最后这一句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一个总结,表达了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修行达到与天地同寿、与道合一的境界,以实现心灵的真正解放和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