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壶天岁月深,人间又见谪仙人。
镜中商岭飘萧发,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轻冕绂,伏波老未厌风尘。
输君物外全双美,洛社耆英汉逸民。
游戏壶天岁月深,人间又见谪仙人。
镜中商岭飘萧发,物外箕山自在身。
安石少徒轻冕绂,伏波老未厌风尘。
输君物外全双美,洛社耆英汉逸民。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 游戏壶天岁月深:
- 解释: 形容生活或修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仿佛在壶天之中游戏一般,岁月悠长而深远。
- 分析: “壶天”一词通常用来比喻一个理想的、超脱的世外桃源。在这里,诗人通过“游戏”二字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高度享受和自在。
- 背景: 宋代汪炎昶在此处表达了自己追求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人间又见谪仙人:
- 解释: 人间再次出现像被贬谪的仙人那样的人物。这里的“谪仙”通常指的是古代神话中的仙人,被贬下凡尘,形容人超凡脱俗。
- 分析: 诗人使用“又见”强调了这种现象的不常见和珍贵,表明这样的人物在现实世界中难得一见。
- 背景: 这反映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非凡才能的赞美,也表达了对这类人物存在的羡慕和敬仰。
- 镜中商岭飘萧发:
- 解释: 镜子里的商岭山脉如烟似雾,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朦胧美和动态变化。
- 分析: “飘萧”常用来形容风的轻盈和飘逸,此处用来形容山峦的轮廓和气息。
- 背景: 商岭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具有典型的自然风光,这里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物外箕山自在身:
- 解释: 身在世间却如同置身物外,形容人超然物外,不受外界干扰。
- 分析: “自在”强调了一种心灵的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状态。
- 背景: 箕山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圣地之一,诗人以之比喻自己的内心世界,表明即使身处红尘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与独立。
- 安石少徒轻冕绂:
- 解释: 安石是指汉代著名学者董仲舒,他年轻时就表现出不凡的才华和学识,轻视世俗的礼帽和官位。
- 分析: “少徒”表示年轻时,“轻冕绂”即不重视世俗名利。
- 背景: 这里体现了董仲舒的谦逊与超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 伏波老未厌风尘:
- 解释: 伏波将军是东汉名将马援,晚年仍然怀念军旅生涯,不愿放弃对国家的忠诚。
- 分析: “老未厌风尘”意味着即使年岁已高,仍不满足于安逸的生活。
- 背景: 这里反映了诗人对功名事业的执着,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 输君物外全双美:
- 解释: 称赞友人拥有双重美好品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追求。
- 分析: “物外”指超脱物质之外的精神追求,而“双美”则强调了这种追求的双重价值。
- 背景: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高尚情操的赞赏。
- 洛社耆英汉逸民:
- 解释: 指居住在洛阳的士族中有才德的人,其中“耆英”指年高德劭之人,“汉逸民”则是汉朝时期的隐士。
- 分析: “耆英”和“汉逸民”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象征,代表着一种高雅的隐居生活。
- 背景: 此处可能指的是作者与友人共同的理想生活状态,他们追求的是一种脱离尘嚣、与世无争的高洁生活方式。
综合解读:
《次韵题张氏耆逸堂》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内心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代文人雅集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