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磴诘曲萝茑缠,苍翠逼人诗思鲜。
烟云改变异状出,草树点缀疏花妍。
景好初疑未经涉,路熟忽记曾攀缘。
杖藜兴来不可禦,前有百尺风崖泉。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路上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水草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句解释:
- 林磴诘曲萝茑缠,苍翠逼人诗思鲜。
- “林磴”指的是山路上的树丛,“诘曲”意为弯弯曲曲的样子,“萝茑”是指攀缘在树上的藤蔓,“苍翠”形容植物的颜色深绿且生机勃勃,“逼人”表示非常吸引人。这句诗描绘了山路上树木茂密、藤蔓缠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激发了诗人的诗意思维。
- 烟云改变异状出,草树点缀疏花妍。
- “烟云”指的是山间的云雾,“改变异状”表示形态各异,变幻莫测,“草树”指的是山上的草木,“点缀”表示这些草木点缀着山间,“疏花”指的是稀疏分布的花朵,“妍”表示美丽。这句诗描绘了山间景色的变化无常,既有云雾缭绕的神秘感,又有草树与花朵的美景相映成趣。
- 景好初疑未经涉,路熟忽记曾攀缘。
- “景好”指的是景色美好动人,“初疑”表示一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走过这条路,“经过”指经过或经历过,“路熟”表示已经走过多次,“忽记”表示突然想起了,“攀缘”指的是攀爬或攀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条山路的熟悉程度,以及对自己曾经走过这条路的回忆。
- 杖藜兴来不可禦,前有百尺风崖泉。
- “杖藜”指的是手杖,“兴来”表示兴致盎然时,“不可禦”表示无法抵挡,“百尺”表示很高,“风崖泉”指的是风吹过的悬崖上的泉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山路上时,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山行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水草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诗人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