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楚俗轻扬,萧萧古战场。
残兵空壁垒,旷野失农桑。
鱼蟹西风市,菰蒲浅水塘。
君山足诗景,何事访渔郎。
丙申岁侯仲达之官洪泽淮楚俗轻扬,萧萧古战场。
残兵空壁垒,旷野失农桑。
鱼蟹西风市,菰蒲浅水塘。
君山足诗景,何事访渔郎。
注释:
- 丙申岁:指的是丙申年,即公元756年。
- 侯仲达之官洪泽:侯仲达被任命为官员,被派往洪泽这个地方。
- 淮楚俗轻扬:淮楚地区的风俗轻薄而张扬。
- 萧萧古战场:形容战场荒凉的景象。
- 残兵空壁垒:战场上的战士已经离开,只剩下废弃的营垒。
- 旷野失农桑:田野空旷,农田荒芜,失去了农业和养殖业。
- 鱼蟹西风市:市场上有卖鱼和蟹,可能是在秋天。
- 菰蒲浅水塘:浅水中的菰草和蒲草。
- 君山足诗景:以君山(即南岳衡山)为背景,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 何事访渔郎:询问渔夫为何要来此寻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战场荒凉景象与渔翁生活的田园诗。首句点明了地点“淮楚”,并引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古战场的废墟、农田的荒芜、市场的鱼蟹等细节,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战后的荒废场景。
诗人笔锋一转,通过“君山足诗景”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带入到了宁静的山水之中。这里的“君山”可能指的是南岳衡山,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在这里,诗人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到了诗意的生活。
最后一句“何事访渔郎”,诗人似乎在质疑渔翁为何还要来到这里寻找生活的乐趣,这既反映了诗人对渔翁生活的羡慕,也表达了诗人对渔翁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对战争与田园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