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胎光透壳,犀角晕盈尖。
【注释】蚌,指蚌壳;胎光透壳,形容蚌壳晶莹透明。犀角,一种珍贵的兽角;晕盈尖,指犀角上形成的花纹。
【赏析】此诗描写了蚌壳和犀牛角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蚌胎光透壳,犀角晕盈尖。
【注释】蚌,指蚌壳;胎光透壳,形容蚌壳晶莹透明。犀角,一种珍贵的兽角;晕盈尖,指犀角上形成的花纹。
【赏析】此诗描写了蚌壳和犀牛角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武夷山 三十六峰秋气清,翩然鸾鹤佩环声。 客留明月山中宿,人在白云天半行。 溪路碧桃深九曲,洞天瑶草问双成。 神仙有约不可到,更拟重来话此生。 【注释】 武夷山:中国福建省的名胜古迹,以山水风景著称。 三十六峰:形容武夷山山峰众多,形态各异。 秋气清:秋天的气息清新宜人。 鸾鹤佩环声:鸾鸟和鹤的鸣叫声。鸾鸟和鹤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物,它们的鸣叫声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客留明月山中宿
《题<相马图>》是一首充满深意和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画中的内容,表达了自己对艺术、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见解。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 1. 紫骝矫拂晴川云:描绘了一匹骏马在阳光下驰骋的场景。这里的“矫”字用来形容马儿的优雅姿态,而“晴川云”则暗示着宽阔的天空和自由的环境,象征着无限可能。 2. 雄姿会拟能空群:表达了这幅画中马的形象非常雄壮,甚至能够超越群体,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采
赵宋宗室,宋太祖第四子秦康惠王德芳後,字彦徵。 其先七世祖秀安僖王赵子偁,赐第湖州,子孙遂世居焉。 祖考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故元翰林学士承旨,赠荣禄大夫,江浙等处中书省平章政事,进魏国公,諡文敏。 祖妣管氏,赠魏国夫人。 考雍字仲穆,故元奉议大夫,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 妣刘氏,封归安县君。 彦徵,故元太学生,会试第二名登进士第,承事郎,江浙中书省检校官。 季世丧乱,去职闲居东安闾中。
满江红 赠歌者 儿女多情,颇自恨、风云气少。 春梦里、莺啼燕语,瞥然惊觉。 寸寸凌波莲步稳,弯弯拭黛山眉峭。 似红云、一朵罩江梅,天然好。 舞腰细,歌喉巧。 锦茵退,梁尘绕。 更盈盈笑靥,樱唇红小。 金盏爱从心里换,玉山偏向怀中倒。 奈刘郎、前度看桃花,如今老。 注释:儿女多情,很自然地感到自己缺少像风和云一样的气势(意指抱负或才能)。在春天的梦境里,莺歌燕语,忽然惊醒,心中怅然若失
【译文】 在双桧堂深处,想起过去那清风吹拂的日子。才过了半载,政声已经传播开来,人们都感到高兴。在鞠草圜门那里,没有纠纷和诉讼,在棠田舍下,留下了人们的爱意。如今问起循吏,有多少人?你是最突出的。明理而宽恕,廉洁而坚定。官位很容易升迁,而自身却难以退隐。苦于簿书事务的烦琐,以及米盐等琐碎事情。雁鹜自怜,群聚成队,龙猪不计子时聚会。望着美人,又向碧云西望,徒增感慨。 【赏析】 此词为送别词
探春慢 和心渊己巳元夕韵 细草粘冰,疏林补雪,衰翁未觉春暖。 曝背低檐,燎衣破灶,谁识舞台歌馆。 乐事如今懒。 谢邻伴、东招西唤。 何消看试华灯,月光今夕团圆。 念昔繁华帝里,侍凤辇夜游,棚晓人散。 迓鼓方催,韵箫正美,忽被西风吹断。 簌簌梅花落,忍听得、一声羌管。 怀古伤情,泪痕湿,春衫短。 【注释】: 1. 探春慢:词牌名。2. 细草粘冰:细小的草被冰封住了。3. 疏林补雪
【注释】 ①次黄山:诗人在黄山的某处作诗留别。次,停留的意思。 ②云萍一样观:像浮云和浮萍一样漂浮不定,形容行踪不定。 ③今朝:今天。俚句:庸俗之辞。 ④鸿便:书信。 ⑤秋期:秋季约定的日子。盟莫寒:不要使秋天的约会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 ⑥算来:想来。底用:何必。唱阳关:唱送别曲《阳关三迭》。 【赏析】 此诗是送别友人的作品。首联写与友相聚无定,像浮云和浮萍一样漂浮不定,来去无常
【注解】 地炉:一种取暖的家具。煨芋栗:用火烤着芋头栗子取暖。兀坐:独自坐着。寒更:一夜又一夜的更夫敲梆,是古代夜间报时的声音。重爇:多次点燃。银釭:银色的灯。剔复明:灯火闪烁不定。月穿窗隙过:月光穿过窗户照进屋来。风拂树梢鸣:风吹过树枝发出声音。吟边兴:吟诗时的兴致。敲推睡不成:因为吟诗而无法入睡。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夜深人静时作者独坐在书房里吟咏诗句,因吟诗而睡不着的抒情诗。
【译文】 擦拭蒲团坐在一边,随他岁月流转。 年岁增长心志越发坚定,年老体衰眼力愈发清明。 在明月的窗牖下描绘梅花的影子,风中摇曳的屋檐上传来钟声。 撩拨起我的诗兴,诗句自然生成。 【注释】 1. 次余静庵寒夜诗思:次指第二;余静庵,即陈继儒(字眉公),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号霁青,别号憨寮老人、青莲居士等,松江华亭人,寓居苏州虎丘;静庵是他的书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