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幽闲了此生,那曾怀刺谒公卿。
无官可署名虽晦,有句堪吟思自清。
棋要藏机何用著,琴能识趣底须声。
何当办取青蓑笠,去趁农夫学耦耕。
【注释】
一味幽闲了此生:一心追求清静的生活。
那曾怀刺谒公卿:从来没有想过要当官,进献自己的意见给公卿大臣。
无官可署名虽晦:没有功名,虽然显得有些晦气。
有句堪吟思自清:即使没有名分,但只要我心志高洁,就足以让人钦佩。
棋要藏机何用著:下棋时隐藏机关又有什么用呢?
琴能识趣底须声:弹琴时必须知道其中的情趣,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何当办取青蓑笠:什么时候能够披上绿蓑衣去农舍帮忙呢?
去趁农夫学耦耕:去和农民一起学习插秧、播种、除草等农耕活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写的杂兴诗中的第六首,全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一味幽闲了此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他希望一生都过得悠闲自在,远离官场的纷扰与名利的诱惑。
颔联“那曾怀刺谒公卿”和“无官可署名虽晦”,反映了作者淡泊名利、不求官职的思想。他曾经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想要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却最终发现,当官并不适合自己。于是,他选择了隐逸生活,过上了清静安逸的日子。
颈联“棋要藏机何用著”“琴能识趣底须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景。他在棋局中寻找人生哲理,将智慧深藏于棋盘之中;在琴声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将感情寄托于音符之上。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内心深处对于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
尾联“何当办取青蓑笠,去趁农夫学耦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像农夫一样勤劳劳作,体验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这种向往不仅源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源于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尊重。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点点滴滴,展现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田园诗意生活的向往。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