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编红槿障蓬茅,半近城闉半近郊。
苔绣曲蹊千万点,梅窥碧沼两三梢。
闲将今古浇胸臆,懒把荣枯问卦爻。
一自渔樵分席后,清泉白石与论交。
注释:
篱笆编成的红色槿花屏障,半在城边半在郊。
门前的曲径上长满了苔藓,点缀着无数的斑点,几枝梅花探出池塘的碧绿深处,露出两三片嫩芽。
悠闲地将古今的事拿来浇灌心胸,懒得去询问荣枯的命运和卦爻。
自从与渔夫樵夫分家后,便清泉白石与我谈古论今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隐居的生活状态以及周围环境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篱编红槿障蓬茅,半近城闉半近郊。”通过描写篱笆上的红槿花和蓬茅草来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颔联“苔绣曲蹊千万点,梅窥碧沼两三梢。”进一步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苔藓点缀在曲折的小路上,形成了千万点的图案,而几枝梅花探出了碧绿的池塘,露出了嫩芽。
颈联“闲将今古浇胸臆,懒把荣枯问卦爻。”诗人用“闲”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示自己已经厌倦了世俗的纷争和荣枯的命运,而是选择用古代的故事和现代的事情来填充自己的心胸。
最后一句“一自渔樵分席后,清泉白石与论交。”诗人表达了自己与渔夫、樵夫一样,享受着清泉白石的陪伴,与他们谈论古今之事。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