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天地一吟身,著向荒村野水滨。
耳底松声风奏乐,窗间竹影月传神。
无田种秫难谋醉,有砚遗家未是贫。
除却推敲无别事,襟怀拍塞四时春。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田园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萧然天地一吟身,著向荒村野水滨。
- “萧然”: 形容清冷、寂静的样子。”天地一吟身”: 表示诗人与世隔绝,独自吟唱。”著向”: 居住。”荒村野水滨”: 描述诗人选择在偏远的乡村居住。
- 耳底松声风奏乐,窗间竹影月传神。
- “松声”: 指松树的声响,可能是风吹过松林的声音。”风奏乐”: 形容自然景象仿佛有音乐般的美妙。”窗间竹影: “窗户旁的竹子的影子”,”月传神”: 月光映照下的竹影仿佛有了生命,显得栩栩如生。
- 无田种秫难谋醉,有砚遗家未是贫。
- “秫”: 一种农作物,这里可能是指酒或者粮食。”难谋醉”: 难以找到可以喝醉的地方或者方式。”有砚遗家未是贫”:即使只有砚台遗留下来,也不一定意味着贫穷。
- 除却推敲无别事,襟怀拍塞四时春。
- “推敲”: 指写作时的反复琢磨。”襟怀拍塞”: 形容心胸宽广,不受外界干扰。”四时春”: 一年四季都如同春天般温暖舒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隐居于大自然中的诗人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