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山顶寺,更有最高人。
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
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
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
注释:
- 高高山顶寺,更有最高人。
- 这句诗描述的是雪窦山的寺庙位于山顶,而且还有比这更高的人物存在。
- 定起松鸣屋,吟圆月上身。
- 这句诗描述了当风吹动树叶时,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松树在低语;而月光洒在身上,又如同在吟诵诗歌一般。
- 云藏三伏热,水散百溪津。
- 这句诗描绘了夏日的炎热被云层遮挡,使得暑气无法散发;而在山谷中流水潺潺,清凉宜人。
- 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之情,曾经向人求得兰花作为供品;然而现在又因为缺乏书籍,无法度过春天。
赏析:
这首诗以雪窦山为背景,描绘了山上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高高山顶寺,更有最高人”,既点明了雪窦山的位置,也暗示了诗人的高远志向和追求。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描绘松鸣、月光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最后两句“曾乞兰花供,无书又过春”,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也揭示了他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