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疏石瘦水涓涓,折得梅花费两年。
更与何人说潇洒,香中行坐水中眠。
注释:铜山寺口,铜山寺口,地名;初见梅花,初次见到梅花;书寄何则颜二首,写给何则颜的两首诗;沙疏石瘦,沙石稀疏,山势瘦削;水涓涓,水声淙淙;折得梅花二年,折下梅花两年时间;更与何人说潇洒,更没有谁能与我共谈潇洒之情;香中行坐水中眠,在花香弥漫的山水之间行走,坐着,躺着都能入梦。
赏析:此诗写于作者任黄州通判期间。诗题一作《赠何师成》,是一首咏梅诗。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铜山寺口冬景的特点。“铜山”,指黄州北边的铜鼓包山。“寺口”,即寺庙入口处。“初见梅花”,表明诗人刚到黄州就发现有梅花开。“沙疏石瘦”句,描绘出一幅苍古幽峭的山形水态图,使人感到这幽僻的地方似乎蕴藏着无穷的奇趣。“折得梅花”句,点明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两年”,意谓两年多的时间,可见其对梅花的欣赏之情之深。“何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之感。诗人虽然喜欢梅花,但毕竟身处偏远之地,无人可与之倾谈,所以只能独自品味这种孤独、清高、潇洒的情怀。最后两句,诗人以“香中行坐水中眠”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切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