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在人间不易寻,当时已道是山深。
可怜华表标题处,夜夜猿啼枫树林。

【注释】

四明山中十绝 其八 仙山

仙:神仙。在人间不易寻,当时已道是山深。仙在人间不易寻:传说仙人住在深山里很难找。当时已道是山深:传说当年已经说这是一座深山。

可怜华表标题处,夜夜猿啼枫树林。可怜:可惜。题:题名。标:题榜。

【译文】

仙人居住在人间不容易寻觅到,据说当年就说过这地方太深。可惜在华表柱上题名的地方,夜晚猿猴的哀鸣声在枫树林间回荡。

【赏析】

《四明山中十绝》是一首七言律诗,此为其一,写山之深邃难测、仙人隐逸难求。全诗用典贴切,想象丰富,语言清奇俊爽。

首联“仙在人间不易寻,当时已道是山深。”诗人以问起笔,点出仙者难寻之状;接着又以“当时”一词作答,指出世人早已认定此地就是深山。两句一问一答,既表明了诗人对仙人居处的好奇与向往,又暗示了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洞悉与感慨。“当时”一词,既是对前一句的回答,又是对后一句的提示,使诗意更显跌宕有致。

颔联“可怜华表标题处,夜夜猿啼枫树林。”颈联承上启下,将诗人的情感引向深入。“可怜”,是诗人对仙人居处的惋惜之情。而这种情感的产生,又是由于颈联所描绘的情景所致。颈联以景托情,写猿啼声在枫树林中回荡,表现了深山中的寂静与凄凉,使人联想到仙人居住之所的孤寂与清冷。“夜夜”,强调了时间的长久,也表现了猿啼声的连绵不断。尾联“可怜”二字,是对前两联的总结与升华。诗人通过这一结尾,不仅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与渴望,更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全诗以问起答,以感叹收束,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既写出了山之深幽难测,又写出了仙人难以寻觅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