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班溪班,班班为谁好。
于时九秋晚,霜叶红不扫。
石摇未归云,水映欲衰草。
累累牛羊队,洒洒鱼龙道。
崇丘尚多菜,残村几经潦。
故物一若斯,今我胡不老。
过从幸相狎,聊坐畅怀抱。

【注释】

1.班溪:在今四川彭县西。

2.九秋:指深秋,秋季的第三个月。《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虫介。菊有黄华。”

3.霜叶红不扫:意思是说,深秋的菊花已开到最盛期,而叶子上的霜还没有融化。

4.石摇未归云,水映欲衰草:石头还在摇晃,但云彩已经回归,水面上倒映着将要枯萎的草。

5.崇丘尚多菜:山丘上长满了蔬菜。

6.残村几经潦:残破的村子已经经过多次洪水的冲击了。

7.故物一若斯:原来的事物就是这样的。

8.胡:何;怎么。

9.相狎:相互亲近、亲昵。

10.聊坐:闲谈、消遣。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大历三年(768)秋天所作于成都。诗中描绘成都郊外秋景,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我爱班溪班,班班为谁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班溪,即成都附近的一条溪,两岸绿树成荫,风景秀丽。

颔联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于时九秋晚,霜叶红不扫。”诗人用“霜叶”,写出了秋日的寒意和深秋景色的特点。

颈联写溪边景色:“石摇未归云,水映欲衰草。“石头还在摇晃,但云彩已经回归,水面上倒映着将要枯萎的草。这句诗通过对比,表现出了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岁月的流逝。

尾联写农村景象:“累累牛羊队,洒洒鱼龙道。“农民们赶着牛群,鱼贯而行,一派丰收的景象。

全诗通过对成都郊外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