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落复落,清霜今几番。
疏灯照茅屋,山月入颓垣。
老爱寒花淡,幽嫌宿鸟喧。
卷中林处士,相对两忘言。
落叶落复落,清霜今几番
金朝诗人元德明的《灯下读林和靖诗》,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佳作。
首句“落叶落复落,清霜今几番。”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深秋时节,树叶随风飘落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直接描写,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之感。落叶的重复落下,如同时间的不断轮回,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句“疏灯照茅屋,山月入颓垣。”则引入了更为具体的场景,一盏疏淡的灯光透过茅屋的缝隙,照亮了一片寂静的夜空。月光透过颓败的围墙,洒在斑驳的地面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
第三句“老爱寒花淡,幽嫌宿鸟喧。”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嘈杂环境的反感。这里的“寒花”和“宿鸟”分别象征着自然中的两种不同的美,前者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后者则可能引发人们对于喧闹生活的反思。
接下来的四句诗进一步展开对“林处士”的描述,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体会,将一位隐逸高士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他的心境似乎与世隔绝,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境界,不仅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状态,也是诗人内心追求的真实写照。
最后一句“卷中林处士,相对两忘言。”则点明了诗人阅读林处士诗篇时的心境。在这种情境下,诗人仿佛与林处士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彼此的心灵达到了交融,无需言语也能相互理解。这是心灵沟通的最高境界,也是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深刻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和对人物内心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它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