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景走北陆,高木交翔风。
众情悦妖冶,岂云惠其终。
万事无不有,流转大化中。
古来论成败,咄咄鱼为龙。
牛车窜下国,势异情则同。
征诛继揖让,桓桓汤武功。
彼美二三子,一笑清酤空。
【注释】
迅景:迅速的景色。北陆:北边陆地。
高木:高大的树木。交翔风:交错飞翔在高空的风。
众情悦:众人的心情喜悦。妖冶:华丽艳丽。
惠其终:最终得福。
流转:运行变化。大化:指自然运行的变化。
论:讨论,评说。成败:成功与失败。
咄咄:象声词,形容鱼跳跃的声音。鱼为龙:比喻才能出众的人被重用。
窜:逃跑。国:这里指国家。
势异情则同:形势虽不同,但目的相同。
征诛继揖让:征伐和讨伐继续着礼让的行为。桓桓:威武的样子。汤武:商汤王和周武王,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英明君主。
彼美:那些美好的人。二三子:即“二三子”,指古代贤能之人。
清酤:清酒。空:空荡,没有余剩。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感遇”为题,感慨时事,抒发感慨,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全诗共四联,每联八句,每句七字。
一、二句写景。首句写时间,日行之速,一日之间,北边陆地景物已变;次句写空间,高高的树木,在风中交错飞舞。两句都从视觉落笔,写景物的变化。“走北陆”,是说日月运行,日夜不停,转眼之间,北边的陆地上已是春意盎然。“高木”二字,点明地点,是山中林野。“交翔风”三字,既点出了风向,又渲染了气氛,风力之大,足以使高树纵横交错,上下翻飞。这两句写来形象生动,富有动态感,为下面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众情悦妖冶”一句,由眼前景物,想到天下万方,人们都喜爱这种美丽的春色。“岂云惠其终”,意思是说:哪里只是一时的喜爱呢!
三四句写议论。“万事无不有”,是从《论语》“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化出,意思是说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自然而然地运行变化的。“流转”二字,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其必然性的。“大化”,指自然界的运行变化,也泛指事物的运行变化。“流转大化中”,即在大千世界万物运行变化之中。诗人把“流转”与“大化”联系起来,突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无穷无尽,表现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古来论成败”,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议论。“古来”句,意思是从古到今,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的议论很多。诗人认为,成与败都有它的原因,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咄咄鱼为龙”,是引《庄子·秋水》里的故事,意思是说,鱼变成龙,并不是鱼变坏了,而是鱼得到了更高的地位。这句诗是说:那些优秀的人,虽然经过一番挫折,但最终会得到重用,就像鱼变龙一样。
五六句写议论。“牛车窜下国”,承上启下,意思是说,那些坏人,尽管他们可能暂时逃脱了惩罚,但终究逃不过正义的制裁,最后也会受到应有的惩处。“势异情则同”,是说形势虽然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不论形式如何变化,其本质是一致的。“征诛继揖让”,是说讨伐和征伐可以继续进行,而礼让也可以得到发扬光大。“桓桓汤武”,是说像商汤王和周武王这样的英明的君主,他们的功业是伟大的。两句的意思是说,正义的事业可以继续发扬光大。“彼美二三子”,是对上面议论的一个总结。意思是说这些优秀的人物,他们虽然遭受挫折,但他们的美好品德是不会磨灭的,他们一定会重新获得人们的敬重。“一笑”,就是笑一笑的意思。“清酤”,是一种清酒。“空”,是空荡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那些优秀人物即使暂时遭受挫折,也不会被世人遗忘。
七八句写议论。“彼美二三子”,是说那几位贤能的人(指古代的贤臣们),他们虽然遭到挫折,但是他们的美德是不会磨灭的。诗人在这里运用反衬手法,把那些贤能的人物和一些奸佞之徒对比起来,更突出了那些贤能人物的高尚品质和他们的伟大业绩。“一笑清酤空”,意思是说,那些贤能的人们虽然暂时受到了挫折,但是只要他们坚持自己的操守,清白的名声就会传遍四方。“空”,是空荡的意思。这两句是说,这些贤能的人们即使暂时遭受挫折,但只要他们坚持操守,那么他们的形象就会永远留在人民的心目中。
这首诗通过咏怀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