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一铩连鸡翼,六国萧条九州一。
祖龙跋扈侈心开,牛豕生民付砧礩。
诗书简册一炬空,欲与三五争相雄。
阿房未了蜀山上,石梁拟驾沧溟东。
生人膏血俱枯竭,更筑长城限裘褐。
卧龙隐隐半天下,首出天山尾辽碣。
岂知亡秦非外兵,宫中指鹿皆庸奴。
骊原宿草犹未变,咸阳三月为丘墟。
黄沙白草弥秋塞,惟有坡陁故基在。
短衣匹马独归时,千古兴亡成一慨。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秦人一铩连鸡翼,六国萧条九州一。
  • 秦人(秦国的民众)在战争中几乎被击败,就像连鸡的翅膀也被折断一样。
  • 六国(战国时期的六个国家)都处于颓废和衰败的状态,整个中国就像一个单独的国家。
  1. 祖龙跋扈侈心开,牛豕生民付砧礩。
  • 祖龙(秦始皇)放纵任性,奢侈无度。
  • 人民被当作食物放在了砧板上,形容极度的压迫和剥削。
  1. 诗书简册一炬空,欲与三五争相雄。
  • 诗书、简册等文化遗产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 想要像三五(指三国时期)那样称霸一方,但已经没有机会了。
  1. 阿房未了蜀山上,石梁拟驾沧溟东。
  • 阿房宫尚未完成就已毁于战火,而修建的石桥却想跨越大海。
  • 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未来希望的渺茫。
  1. 生人膏血俱枯竭,更筑长城限裘褐。
  • 活着的人因战争失去了生命和财产,国家为了防御更加修筑长城。
  • 反映了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以及国家的无奈。
  1. 卧龙隐隐半天下,首出天山尾辽碣。
  • 诸葛亮隐居在世外,其影响力遍布天下。
  • 描述诸葛亮的才智和政治抱负。
  1. 岂知亡秦非外兵,宫中指鹿皆庸奴。
  • 人们没有想到秦始皇的灭亡并非外来的战争,而是内部的错误决策。
  • 讽刺了那些盲目跟随错误的领导者的人们。
  1. 骊原宿草犹未变,咸阳三月为丘墟。
  • 昔日的骊山(今陕西临潼)上的野草依然没有改变,咸阳城三个月内变成了废墟。
  • 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1. 黄沙白草弥秋塞,惟有坡陁故基在。
  • 黄沙白草覆盖了秋天的边塞,只有一些遗迹还在。
  • 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遗址的存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哀伤和无奈。
  1. 短衣匹马独归时,千古兴亡成一慨。
  • 诗人穿着朴素的衣服,骑着马独自归来,感叹历史的发展变化。
  • 表示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受,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描绘秦朝的衰落和唐朝的兴起,展现了历史的沉浮和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对比秦朝的奢侈和唐朝的繁荣,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批判,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