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平分月正明,蕊珠宫阙对蓬瀛。
巳驱急雨消残暑,不遣微云点太清。
帘外清风飘桂子,夜深凉露滴金茎。
圣朝不奏霓裳曲,四海歌讴即乐声。
【赏析】
《秋兴八首·其一》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为组诗之冠,起句“秋气平分月正明”一句,就全诗的意境作了总括性的概括。
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第一联写秋天的景象:秋意浓重,秋气平和,天空中明亮的月亮与天宫相接。“蕊珠宫阙”即月宫,“蓬瀛”指传说中的蓬莱、瀛洲二山。这两句写天上的月亮和人间的中秋佳节。第二联写人间景象:急风驱散了暑雨,使暑热消除;微云没有遮住明月,使之更显皎洁。“桂子”指月中的蟾蜍,因月中有桂树,所以以月中的“桂子”来比喻。“金茎”指月宫里的桂枝,传说月中有桂树,其枝干有玉杵承露,故以月中的桂树枝叶比月华。这两句描写了秋夜的清朗和月色的美好。第三联写诗人的所见所闻:秋风送来阵阵桂花香,夜深人静,凉露滴滴洒满金黄的葡萄藤。这里的“清风”、“桂子”、“凉露”,都是写自然界的景象。第四联写诗人的感想:圣明之朝并不奏霓裳曲,天下人民都欢歌乐舞。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的景色,写出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对盛世太平的向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