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开玉鉴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
日落沙禽犹未散,也知受用藕花香。

【注释】

西溪:在苏州城西北。三绝:指西施、王献之和陆龟蒙,这里借指西溪的美景。玉鉴:美玉制成的镜子。天光:天空中的月光。占断:独占。人间六月凉:指夏至过后,天气凉爽,暑气全消,人们感到舒适愉快。受用:享受,喜爱。藕花香:荷花的香味。

【赏析】

这首诗以“留题”开篇,点出留题的目的,即写西溪美景。诗中“谁开玉鉴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两句,是说谁有如此好眼力,竟把天镜似的明月照到西溪来,使得西溪在夏天也如春一般清凉宜人!这两句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西溪的景致;虚写则是为了引出下文,为后文“日落沙禽犹未散,也知受用藕花香”作铺垫。诗人巧妙地利用想象,将西溪美景与月色相联系,既写出了西溪的自然景色,也写出了西溪的环境气氛。

“日落沙禽犹未散”,紧承上句而来,描写的是傍晚时分,夕阳西坠,湖中水鸟还没有离去的情景。这句诗既写出了景物的静态美,又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动静结合,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和谐而美妙动人。

“也知受用藕花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既是实写又是比喻。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西溪的藕花比作一个能感受荷香的人,说它能领略到荷花所散发出的香气。这一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情趣。诗人还通过这个比喻,赞美了西溪藕花之美,同时也暗喻了诗人自己对西溪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构思精巧,层次分明,意境优美。诗人通过对西溪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利用想象,将西溪美景与月色相联系,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和谐而美妙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