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角鸡号夜向晨,客床相对话悲辛。
流离仅脱哙等伍,老大空为济上人。
却扫欲安无事贵,累人犹属有锥贫。
故山邻里今安否,归去同寻笋蕨春。
【注释】
昌邑:地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道中:旅途中。屋角鸡号夜向晨,客床相对话悲辛:天将亮时,屋角的鸡开始打鸣;我和我那病重的客人相对而坐,相互交谈着悲伤的事情。流离仅脱哙等伍,老大空为济上人:只勉强脱离了像陈胜、吴广那样的叛乱队伍,但年纪大了,只能做一个靠救济生活的普通百姓。却扫欲安无事贵,累人犹属有锥贫:想避开那些不安定的因素(指社会动乱),使自己平安无事,但仍然要承担生活上的负担(贫穷)。故山邻里今安否,归去同寻笋蕨春:我的故乡里,现在的情况怎样?我要回到故乡,与乡邻一起寻找春天的笋蕨。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冬。是年正月,肃宗在灵武即皇帝位;三月,以李辅国为太尉兼中书令,实际掌握了朝政大权。这时杜甫已从凤翔还至秦州,途经长安,又因避乱入蜀,暂居成都草堂。这首诗便是诗人在此时所作。首联写自己和友人深夜长谈,诉说心中哀伤。“屋角鸡号夜向晨,客床相对话悲辛”,诗人和友人通宵畅谈,直到鸡唱三遍,天色微明,才相视而睡。这一夜,两人都沉浸在悲苦的思绪之中,难以成眠。“客床”两句是说,由于疾病缠身,不能久立,因此只好互相倚靠着躺下。他们一边说着彼此的遭遇和心情的悲凉,一边感叹时光的流逝。颔联用典,诗人回忆昔日的流离生活。“流离”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勉强脱离了像陈胜、吴广那样的叛乱队伍,摆脱了战争的创伤,但年纪大了,只能做一个靠救济生活的普通百姓。颈联抒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却扫”两句是说,想避开那些不安定的因素(指社会动乱),使自己平安无事,但仍然要承担生活上的负担(贫穷)。尾联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家乡的心情。“故山”两句是说,我的故乡里,现在的情况怎样?我要回到故乡,与乡邻们一起寻找春天的美味笋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