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客殊乡,所欣尘事屏。
兹承有方役,愿言千里骋。
朝辞县北山,午逾虚南岭。
湿岚冱浮阴,高日下疏耿。
乱田麦蕃膴,绝壁松秀整。
登登箯舆劳,委委萝径永。
异迹辨夔足,独往见僧影。
冲襟畼宽旷,玄趣集深静。
丘墓躬汛扫,庭闱念定省。
仆夫戒期程,乌啼复予警。
【解析】
1.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归省”为诗眼。
2.“自乾封归省祖垄过大南岭向玉山”,从亲客殊乡,所欣尘事屏(故乡)兹承有方役,愿言千里骋(使命)
(1)“自乾封归省祖垄过大南岭向玉山”,诗人从岭南回故乡,经过大南岭向玉山进发,这是旅途中的第一站(“自乾封”“归省”“大南岭”“玉山”均为关键词,且都与旅途有关)。
(2)“从亲客殊乡,所欣尘事屏”,家乡远隔万里,所以只能远远地望一望家乡(“从亲客”即“从岭南的亲友”, “尘事”指仕途中的世俗之事, “欣”是高兴, “尘事屏”是说远离官场俗务, 只把心思放在了对故乡的思念之中)。
3.“兹承有方役,愿言千里骋”,我奉命出使边疆,希望能驰骋千里(“兹承有方役”即“奉命出使边疆”,“有方役”是说奉命出外办事)。
4.“朝辞县北山,午逾虚南岭”。清晨离开县城北面的山,午后越过空虚的南岭(“县北山”“虚南岭”都是关键词,且都与旅途有关)。
(1)“朝辞县北山”,早晨离开了县城北面的山(“县北山”是起点), “朝”是早晨的意思。
(2)“午逾虚南岭”,午后越过空虚的南岭(“虚南岭”是终点)。
5.“湿岚冱浮阴,高日下疏耿”,湿润的云雾弥漫着阴云,高高的太阳照在稀疏的云层里(“湿岚”“冱”“浮阴”“高日”“疏”“耿”都是关键词,而且都与旅途有关)。
(1)“湿岚”意为湿润的云雾, “冱”通“凝”,意为凝聚、凝固。 “浮阴”是指漂浮着的阴暗的云彩。 “高日”是高大的太阳。 “疏耿”指稀疏而明亮。
(2)“湿岚冱浮阴”,湿润的云雾笼罩着天空, “高日下疏耿”, 高高的太阳照在稀疏的云层里(“霁”是天气转晴的意思)。
6.“乱田麦蕃膴,绝壁松秀整”,田野里的麦子茂盛而肥沃, 绝壁之上松树苍翠茂密而整齐(“蕃”“秀”“整”都是关键词,而且都与旅途有关)。
(1)“乱田”意为杂乱无章的田间小路。 “蕃”通“扶”,意为扶摇而上。 “麦”是庄稼。
(2)“绝壁”是形容悬崖绝壁上长满了树木。 “松”是松树, “秀整”指松树苍翠茂密而整齐。
7.“登登箯舆劳,委委萝径永”。“登登”“委委”是重复使用形容词来强调路途之长和劳累之久(“箯”是古代一种用竹片编成的轿, “道”是路)。
8.“异迹辨夔足,独往见僧影”,一路上不同人的脚步和身影,使我辨别出了夔州的踪迹;独自一人去拜访和尚的身影(“异迹”“辨夔足”“独往”“见僧影”都是关键词,且都与旅途有关)。
(1)“异迹”指路上不同的人的脚步和身影。 “辨夔足”指辨别出自己来自何处。 “独往”是独自一人前去拜访。 “见僧影”是说自己独自前往拜访和尚的影子。
9.“冲襟畼宽旷,玄趣集深静”,心胸开朗,宽广无边(“襟畼”“宽旷”都是关键词,且都与旅途有关)。
10.“丘墓躬汛扫,庭闱念定省”,我亲自打扫了墓地,想到家人一定在庭院中想念着我(“躬汛扫”“念定省”都是关键词,且都与旅途有关)。
(1)“躬汛扫”意为亲自清扫陵寝。 “汛扫”是祭扫的意思。 “庭闱”是庭院门内的小院, “念定省”指惦念家中的亲人。
11.“仆夫戒期程,乌啼复予警”,仆人提醒我行程的时间和期限,乌鸦叫唤又让我心生警戒之心(“仆夫”即“仆人”,“戒期程”意为提醒我行程的时间和期限, “乌啼复予警”指乌鸦叫唤时又让我心生警戒之心。
【赏析】
每一句都紧扣“行旅”、“山水”。第一句以“归省”领起,说明本应在家却因公出塞而作此诗。第二、三两句写沿途所见:从岭南回故乡,经过大南岭向玉山进发,这是旅途中的第一站。第四、五、六句写途经各地风景名胜:清晨离开县北的山,午后越过空虚的南岭。第七、八句写旅途的艰辛:途中湿岚重重,云雾缭绕;高高太阳照在稀疏的云层里。第九、十句描述沿途的山川景色:田野里麦子茂盛而肥沃,绝壁之上松树苍翠茂密而整齐;登上山冈上小车颠簸不已,山路曲折蜿蜒无穷。第十一句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路上不同人的脚步和身影,使我辨别出了夔州的踪迹;独自一人去拜访和尚的身影。第十二、十三句写沿途的所见:心胸开朗,宽广无边;想到家人一定在庭院中想念着我。第十四句描写旅途中听到的声音:仆人提醒我行程的时间和期限,乌鸦叫唤又让我心生警戒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