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已吞岸,人家多闭门。
田畴成巨泽,市井讶荒村。
晓冷衣仍夹,愁迷镜似昏。
沧洲无限思,独立共谁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野水已吞岸,人家多闭门。
  • “野水”指的是宽阔的水边,通常是指自然形成的河流或湖泊的边缘地带。
  • “已吞岸”形容水流浩渺,已经将岸边全部淹没,形成了一片广阔的水域。
  • “人家多闭门”则描绘了由于水灾或其他原因,居民纷纷关闭家门,以避免灾难的发生。
  1. 田畴成巨泽,市井讶荒村。
  • “田畴”指的是农田和田地,这里指的是被洪水淹没的大片农田。
  • “成巨泽”意味着这些农田被洪水彻底吞噬,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水体。
  • “市井”通常指城镇中的市场和街道,而“荒村”则是指被洪水破坏后的村庄。
  • “荒村”表明这些村庄在洪水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变得无人居住。
  1. 晓冷衣仍夹,愁迷镜似昏。
  • “晓冷”描绘了早晨时分寒冷的景象,可能是由于天气变冷导致的穿着厚重衣服的感觉。
  • “衣仍夹”表示即使天气寒冷,人们还是穿着厚厚的衣服,这可能是因为担心衣物不够保暖或者是出于其他原因。
  • “愁迷镜似昏”则表达了诗人因为思乡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忧愁心情,如同镜子般失去了光泽,变得昏暗不明。
  1. 沧洲无限思,独立共谁论。
  • “沧洲”指的是广阔的湖泊或沼泽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无尽思念之地。
  • “无限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水域无尽的思绪和感慨。
  • “独立”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高处的情景,可能是一种孤独或无助的情感体验。
  • “共谁论”则是诗人对于这种无尽思念和情感的疑问,他不知道该向谁倾诉,也不清楚是否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洪水过后的场景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园、亲人和自然的深深眷恋。诗人运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出内心的哀伤和无奈。同时,通过对比家中与外界的不同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家园的珍贵和个人的孤独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