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嗟何极,英灵杳莫求。
共期文作冢,谁遣玉为楼。
灯火微茫夜,风尘澒洞秋。
平生交友意,魂梦结悲愁。
【注释】
1.伤季高:悼念季高。季高指唐代诗人李商隐。
2.气化嗟何极:气化,即天地万物化为气;嗟,叹息;何极,何止于极。
3.英灵杳莫求:英灵指有德之灵,杳莫求指杳冥之中无法寻求。
4.共期文作冢:共期,同声相应,同心相合;文作冢,指文章能成为死后的坟墓。
5.谁遣玉为楼:谁遣,指何人安排;玉为楼,指用玉来建楼,指死者的坟墓。
6.灯火微茫夜:灯火微茫,形容昏暗的灯光。
7.风尘澒洞秋:风尘,指战乱;澒洞,指大水冲毁。
8.结悲愁:结,指凝聚;悲愁,指悲伤、愁苦。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友人李商隐的怀念。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其去世的悲痛之情。
开头两句“气化嗟何极,英灵杳莫求”,诗人首先感叹生命的有限和永恒的存在,并表达出对英灵的无尽思念。“气化”一词出自《庄子·知北游》,意指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生命亦是如此。“英灵”一词则指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精神追求的人。诗人在此表示,他深感生命短暂,难以超越时间的长河,而那些值得敬仰的人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接下来两句“共期文作冢,谁遣玉为楼”,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共期文作冢”是指作者与友人共同约定,要将他们的文学作品作为他们身后的纪念。“谁遣玉为楼”则是指作者在想象中将朋友的坟墓建造得如同玉石一般美丽。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表达了他对逝去之人的无尽思念和哀悼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灯火微茫夜,风尘澒洞秋。”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形象地刻画出了当时战乱时期的悲惨景象。“灯火微茫”描绘了夜晚的黑暗和微弱的光芒,暗示着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混乱;“风尘澒洞”则描绘了大水冲毁的情景,表现了战乱带来的灾难和破坏。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于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悲伤的情感。
最后两句:“平生交友意,魂梦结悲愁。”诗人再次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平生交友意”是指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情谊;“魂梦结悲愁”则是指诗人在梦中常常想起这些朋友,感到无尽的悲伤和愁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之人的无尽思念和哀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叙述,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歌语言的精炼和情感的强烈,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