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论交未一年,匆匆为别觉凄然。
官河去棹多春水,故里归耕有石田。
名姓不从当世显,文章可得后人传。
多才还射君门策,迟子重来住日边。
诗名:赠别晋秀才
一、诗句释义与赏析
“逆旅论交未一年,匆匆为别觉凄然。”:在短暂的交往中,离别来得突然而让人感到凄凉。逆旅指的是旅馆,这里暗示了与晋秀才仅短暂相聚的遗憾;论交即谈论友情,未一年则说明时间之短促;匆匆为别表达了离别时的匆忙与不舍。
“官河去棹多春水,故里归耕有石田。”:春天的河水波光粼粼,家乡的田野上已经插满了秧苗。去棹意味着离开船只,多春水暗指春天景色的美好与离别的哀愁。故里的归耕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而有石田则象征着安稳和收获。
“名姓不从当世显,文章可得后人传。”:虽然姓名不被世人所知,但通过文章可以流传后世。这句话强调了文人的价值在于其作品而非个人名声,反映了王祎对文学创作的重视。
“多才还射君门策,迟子重来住日边。”:拥有众多才能的人可以在您的府门献策(提供计策)。迟子表明期待再次相见,住在日边则可能是指居住或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表示向往和追求高远的理想境界。
二、诗人简介及生平
王祎 (yī):明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一三二一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他出身于义乌一个商人家庭,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是明代中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广泛流传,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情写景。
三、诗歌背景分析
这首诗作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往往面临着政治上的不稳定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王祎作为一位文人,其作品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哲学以及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赠别晋秀才》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作,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现状和精神世界。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世研究明代文人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