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乘兴到杭州,飞锡逍遥物外游。
结社有人邀惠远,题诗是处谒汤休。
山深月白猿声夜,湖阔风高木叶秋。
若访炬公天竺里,草堂应作数宵留。

【注释】

上人:指僧人。惠远,即慧远,南朝宋僧人。汤休,即汤休,东晋僧人。炬公天竺,天竺寺,位于杭州西湖边,是慧理法师讲《涅槃经》的道场之一,也是他讲禅的地方。

【赏析】

此诗是送别僧人慧理法师到杭州的诗。

首句写送行。“上人”,指慧理法师。“飞锡”,佛教语,指和尚乘锡杖游行说法,也泛称游方和尚。“逍遥物外”,谓在尘世之外。这里说:“上人乘兴到杭州。”“兴”字,既指游兴,又兼指对佛法的信仰和向往之情。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纲,说明这首诗是为送别慧理法师而写的。

二、三两句写慧理法师的名望。“结社”,即建立道场。“惠远”,慧理法师法名,为南岳衡山僧人。“题诗”,即吟咏诗文。“谒汤休”,汤休为慧理法师的弟子。“惠远”、“汤休”都是当时的高僧名士,他们有名望,能与慧理法师结缘,故作者特地写了两首赠别诗给他们。这是对慧理法师的赞扬。

四、五两句写慧理法师在天竺寺讲经讲禅的情况。“山深月白猿声夜”,“天竺寺”,又名上天竺,是慧理法师讲经讲禅的地方。“猿声夜”,是说夜晚的天竺寺十分幽静。“木叶秋”,是写天竺寺四周山林景色,秋天树叶落得很多,一片萧瑟景象。“山深”二句写天竺寺的环境,是诗人对慧理法师讲经讲的地点所作的具体描写。

六、七两句写慧理法师在天竺寺讲经讲禅的事迹。“若访”,是如果要去的意思。炬公,慧理法师的俗家姓。“草堂”指慧理法师的住所。“数宵留”,意思是说慧理法师在天竺寺讲经讲禅讲了几天几夜,没有回去的意思。这是诗人对慧理法师讲经讲禅的时间所作的具体描写。

最后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景。“若访炬公天竺里”,意思是说如果要去拜访慧理法师的话,应该去天竺寺找炬公法师。“炬公”,慧理法师俗家姓。炬公法师是慧理法师的师父,慧理法师是他的得意门生。“草堂应作数宵留”,意思是说慧理法师在天竺寺讲经讲禅讲了好几天几夜,他的住处(草堂)应该是他住过的,所以应当把他的草堂作为礼物送给慧理法师。这是诗人对慧理法师讲经讲禅后所做之事所作的具体描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