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芳桃蒸晚霞,一川红雨点溪沙。
莎汀浪暖渔舟出,茅屋风轻酒旆斜。
陌上筦弦多醉客,林间鸡犬有仙家。
此中疑是秦人种,策杖寻源逐落花。

【译文】

十里桃花盛开,晚霞映照在沙间,一溪红雨洒满溪岸。

莎汀上渔舟暖和,茅屋前酒旗轻斜。

陌上管弦声中,尽是醉客;林间鸡犬声里,似有神仙。

疑此中即是秦人之地,拄杖寻找源头,看落花逐水而去。

【注释】

十里芳桃:形容桃花开得茂盛。十里,泛指十里之外。

红雨:即雨花。

莎汀(chī tīng):沙滩上的长草。

浪暖渔舟:浪温如故,鱼船安稳。

茅屋:指草屋。

风轻酒旆(piài:酒家门前挂的旗帜)斜:风吹着酒家的布幌。

筦弦(guǎnxián):古乐器名,这里泛指音乐。

秦人种:即《桃花源记》中的“渔人”种。

策杖寻源:拄着手杖,寻找源头,即寻访桃花源。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徽宗政和年间,诗人游至一处幽深的山坞,看见一片桃树林,便产生了遐想,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桃花为线索,通过描绘桃花、溪流、渔夫、酒家等物象,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风景画。

首句“十里芳桃蒸晚霞”,用“十里”来修饰“芳桃”,写出了桃花之盛。接着“一川红雨点溪沙”,以“红雨”来形容桃花飘落时的景象,将桃花比作红雨,形象生动。“莎汀浪暖渔舟出”,描绘了一幅渔舟荡漾的画面,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接下来“茅屋风轻酒旆斜”,描写了茅屋里酒旗随风摇曳的景象,增添了诗意。

后两句“陌上筦弦多醉客”,描绘了人们饮酒唱歌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林间鸡犬有仙家”,则将整个画面拉回到现实中,暗示了桃花源的存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让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