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森森万竹齐,独驱羸马踏青泥。
颠軨涧险垣墉护,毕轸城荒蔓草迷。
井伯不忠宜作虏,百奚先去更知机。
徘徊欲问鄍门处,满目西风禾黍低。

【注释】

  1. 虞城:古地名,在今河南虞城县。
  2. 冻雨:指冬天的雨,因天气寒冷而结成冰晶。
  3. 独驱羸马踏青泥:独自骑一匹瘦弱的老马走过青泥路。
  4. 颠軨:指山间陡峭不平的小径。
  5. 垣墉:墙垣。
  6. 毕轸城荒蔓草迷:毕轸城荒芜,野草丛生,难以辨认方向。
  7. 井伯不忠宜作虏:比喻一个人不忠诚就应该被当作敌人看待。
  8. 百奚先去更知机:意思是要识时务,抓住时机。
  9. 鄍门:古代关名,位于今河南省虞城县西南约三十里。
  10. 西风禾黍低:西风吹过,稻田里的禾苗都弯下了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虞城的自然景色和荒凉景象,以及自己的感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首联“冻雨森森万竹齐,独驱羸马踏青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虞城独特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冻雨”指的是冬天的雨,因为天气寒冷而结成冰晶,使竹子更加茂密、高大;“青泥”则是指青翠的泥土,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独驱羸马踏青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骑着瘦弱的老马穿越青泥路的情景。这一联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颠軨涧险垣墉护,毕轸城荒蔓草迷。”进一步描绘了虞城的荒凉景象。这里用“颠軨”、“涧险”等词语形容山间的陡峭和小径的危险,使人感到不安;同时,“垣墉护”则意味着城墙已经破损,无法保护人们免受外界的威胁。而“毕轸城荒蔓草迷”则描绘了一座荒废的城市,四周被蔓草所环绕,仿佛陷入了无尽的困境。这一联通过对虞城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其衰落的惋惜之情。

颈联“井伯不忠宜作虏,百奚先去更知机。”则是借用历史上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里的“井伯”指的是战国时燕国的井伯,他曾背叛赵国,成为赵国的敌人;而“百奚”则是指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狐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一个不忠的人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对于那些能够识时务、抓住时机的人则应给予肯定和支持。这一联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忠诚与智慧的认识和评价。

尾联“徘徊欲问鄍门处,满目西风禾黍低。”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这里的“鄍门”指的是虞城的关口,是诗人心中的一个象征性地点;“西风禾黍低”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禾苗低垂,一片凄凉。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这首诗通过描绘虞城的自然环境和荒凉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视角和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