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柱亭亭似削成,峡深云冷古苔青。
洄波浮沫双轮转,巨浪漂山万鼓鸣。
鬼凿尚留神禹迹,龙图高拱帝虞灵。
知今圣代当呈瑞,直待何年始见清。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象。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第一联:“一柱亭亭似削成,峡深云冷古苔青。”

  • 注释:形容山峰挺拔如同被削去一般,峡谷深处云雾弥漫,显得寒冷而古老,山间覆盖着青色的苔藓。
  • 赏析:这一句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了三峡的雄伟与苍凉。”亭亭”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似削成”则暗示其陡峭险峻,形象地刻画出三峡的险峻地形。”峡深云冷古苔青”则进一步烘托出山间的幽寂和岁月的痕迹。

第二联:“洄波浮沫双轮转,巨浪漂山万鼓鸣。”

  • 注释:指江水急流回旋,泡沫飞溅如两轮旋转;巨大的波浪将山峦冲刷得如同在万声鼓点中摇摆。
  • 赏析: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长江三峡的壮观景色。”洄波”形容江水的回旋流动,”浮沫”则描绘了水面上飘起的泡沫,”双轮转”形容波浪翻涌,仿佛车轮般旋转。”巨浪漂山万鼓鸣”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长江三峡的气势磅礴。

第三联:“鬼凿尚留神禹迹,龙图高拱帝虞灵。”

  • 注释:指三峡的险峻地势仍然保留着古人留下的印记,如神禹治水的足迹和帝尧治理水患的遗迹。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人物治水功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三峡地区自古以来就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地理意义。

第四联:“知今圣代当呈瑞,直待何年始见清。”

  • 注释:知道在今天这样的盛世应该会有吉祥的景象,但是要看到如此清澈的江水还需要等待多久呢?
  • 赏析:这句话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又寄寓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三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环境的向往。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三峡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