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云,原名洪锡爵,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39,卒于公元1904
洪锡爵,字桐云,一字尊彝,四川华阳县人(今成都)。
以孝行召为司奏牍,同治癸卯、光绪乙亥两科均入内帘分校,称得士。
权庆城县篆,期满回省办牙厘局文案九年,又权兴山县事,期满回省复入牙厘局十五年,榷安陆船局十六年。
光绪二十一年,权广济县事。
二十二年,授宣恩县。
二十八年调授黄冈县,卒于宜昌旅馆。
锡爵在任上,多有清匪赈灾之举,有政声。
著有《双翯馆诗存》。
生卒年:1839-1904
桐云,原名洪锡爵,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39,卒于公元1904
洪锡爵,字桐云,一字尊彝,四川华阳县人(今成都)。
以孝行召为司奏牍,同治癸卯、光绪乙亥两科均入内帘分校,称得士。
权庆城县篆,期满回省办牙厘局文案九年,又权兴山县事,期满回省复入牙厘局十五年,榷安陆船局十六年。
光绪二十一年,权广济县事。
二十二年,授宣恩县。
二十八年调授黄冈县,卒于宜昌旅馆。
锡爵在任上,多有清匪赈灾之举,有政声。
著有《双翯馆诗存》。
生卒年:1839-1904
【注释】 夕波亭:在岳阳楼上。香草:指屈原,以香草比喻自己。帝子:指楚怀王太子。酒陵:即汨罗江。酹酒:古人祭奠死者,将酒浇在地上。范希文: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赏析】 “夕波亭锁半山云”,写夕波亭的景色。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湖面上,把半山的云朵染成了紫色。“蓬岛苍黄树色分”是说在夕阳的照耀下,蓬岛岛上一片苍黄,树木的颜色分明地分开了。这两句描写了岳阳楼傍晚的景色:夕阳映照在湖面上
诗句释义: 1. 百尺凭栏放眼开,风云遥护紫荆台。 —— 形容站在高处远眺,周围的景象如诗如画,如同《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 湖湘昔划孙刘界,文藻今思屈宋才。 —— “湖湘”指湖南地区,“孙刘”指孙权和刘备,此处暗指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们曾划分过地盘。而“屈宋”指屈原和宋玉,这里指的是汉代的文学家,他们的文采至今让人怀念。 3. 仙女岩前谁化去,将军天上竟飞来。
诗句:群峰中断势崔巍,绝境何年斧劈开。 译文:群山之间断开的地方形成了雄伟的山峰,这还是个被大自然精心雕琢而成的秘境,究竟需要多少年才能有这样一把大斧子将它劈开呢?水花飞溅在滩头,仿佛有无数白点在跳跃,山色随着人的视线而移动,仿佛从人的面部下压来。 注释:群峰:指连绵不绝的高山。中断:中间分开。势:形势、态势。崔巍:高大雄伟的样子。何年:何时。斧劈开:形容自然景观的神奇和壮观。水溅:水花飞溅
【注释】 1.应阳:即成都。阳,指成都。感旧:怀念往事。 2.十年前事太匆匆:十年前的事情已经过去得很快了。事:事情。 3.城市半增新户口:成都城新增了许多人户。 4.黔黎多属旧儿童:四川的百姓中有很多是过去的儿童。 5.膏盐泄地伤民业:由于膏、盐泄漏到地下,损害了老百姓的生计。膏,盐的一种。泄地,泄露到地上。 6.芹藻何人振士风:是谁在用芹菜和藻菜来激励当地的读书人?芹藻,芹菜和藻菜。振士风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第一句:“云梦潇湘国已墟,荒隅犹剩左徒居。” - 注释和赏析: “云梦”指的是楚国的云梦泽,“潇湘”则指潇水和湘水的汇合处。这句诗表达了一个历史已经变迁的场景。昔日的楚国因国力衰微而变成了废墟。尽管如此,左徒(即太傅)的居所仍然在这片荒凉之地留存。这里的“左徒”指的是屈原,他在楚国被贬之后,曾在这里居住。 2. 第二句:“浪淘明月长埋骨,叶落秋林此读书。” -
赴兴山任,舟行至香溪登岸,崎岖万状,慨然而作 其一 诗句释义: - 十丈飞涛一苇航:形容水流湍急,如同飞腾而起的波涛,而一叶小舟在这样汹涌的江流中行驶。 - 鸥程历尽复羊肠:意指航行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如同鸟类经过长河,历经艰难。 - 闻猿才下三声唳:听到猿猴的叫声,声音三次响起。 - 叱驭何堪九折长:驾驭着车马,面对九曲回肠的道路,感到无法承受。 - 剥壁苍藤穿冷翠:形容周围的环境冷清、荒凉
【注释】 鹦鹉洲:在长江中,又名祢洲。 祢正平:东汉末年祢衡,字正平。 黄祖:东汉末南阳新野人,曾任东莱太守。 老瞒:指曹操。 萋萋草:形容草木茂密。 浩浩江:指长江。 却月城:即落星浦、落星口,位于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南。 晴川阁:在湖北汉阳西南长江边,相传是祢衡吊古之地。 【赏析】 本诗作于作者流寓江夏时。诗人登临鹦鹉洲,凭吊祢正平。 第一句“一篇佳赋传鹦鹉”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游工部草堂感赋: - “游工部草堂”指的是游览杜甫的故居——工部草堂。 - “感赋”意味着作者对此地产生了感情并进行了创作。 2. 修竹交加绿到门,疏篱曲径入名园: - “修竹交加”形容竹子茂密,翠色相连,给人以清凉之感。 - “绿到门”意味着竹林延伸到了门前,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疏篱曲径”描绘了园林中曲折的小路和稀疏的篱笆。 -
城阙苍凉辇道斜,松山风景不胜嗟。 金凫玉碗埋幽草,废苑荒台卧落花。 陵谷已销天子气,宫墙尽傍野人家。 我来九曲河边听,流水无声噪暮鸦。 注释与译文: - 城阙苍凉:指宫殿建筑因长期无人维护而显得破败不堪。 - 辇道斜:形容辇道因年久失修而倾斜。 - 松山风景:松山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而得名,风景优美但令人感慨。 - 不胜嗟:感叹无法忍受这凄凉的景象。 - 金凫玉碗
【注释】 三闾:指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离骚》是屈原的作品,故称“吊屈子”。 岩阿:山石上小而隐蔽之处。 累臣:已退休的大臣。 九原:墓地。古代帝王死后葬于九泉之下,所以称为“九原”。 欷:悲伤的样子。 女萝:即女萝藤。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屈子读书处吊古感今之作。诗人在游览中,触景生情,想起古人,又感叹当今。他以悲风、山鬼、女萝
诗人柯维桢,字翰周,浙江嘉善人,生于清康熙十四年乙卯(1675年),卒年不详。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以《澄烟阁集》和《小丹丘客谭》等作品著称于世。以下将介绍他的生平、成就以及作品: 1. 生平经历 - 出生背景:柯维桢出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浙江嘉善地区的一位才子。 - 学术成就:他不仅在科举考试中表现优异,成为康熙十四年的举人,更是在十八岁时被举荐为博学鸿词,这在当时是极具荣誉的身份。 2
施远恩是清代诗人,字鲁瞻,法名冲晫,仁和人。以下是对施远恩的介绍: 1. 生平背景:施远恩出生于清代,具体生平和详细经历不详。他是吴山长生房道士,这可能意味着他的一生与道教修行有着紧密的联系。他的作品多以道教元素为主题,反映出当时道教文化在文人心中的深厚影响。 2. 文学成就:施远恩的文学作品数量有限,但每一篇都蕴含着他独特的见解和感悟。他的作品包括《大光明殿步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