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潇湘国已墟,荒隅犹剩左徒居。
浪淘明月长埋骨,叶落秋林此读书。
何处招魂歌楚些,当年遗恨割商于。
青山六里今谁属,一抹寒烟旧有庐。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第一句:“云梦潇湘国已墟,荒隅犹剩左徒居。”
  • 注释和赏析: “云梦”指的是楚国的云梦泽,“潇湘”则指潇水和湘水的汇合处。这句诗表达了一个历史已经变迁的场景。昔日的楚国因国力衰微而变成了废墟。尽管如此,左徒(即太傅)的居所仍然在这片荒凉之地留存。这里的“左徒”指的是屈原,他在楚国被贬之后,曾在这里居住。
  1. 第二句:“浪淘明月长埋骨,叶落秋林此读书。”
  • 注释和赏析: 这句话描述了屈原在荒废之地的生活。“浪淘”可能指的是江水冲刷着石头,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屈原在这里长时间地埋藏着他的遗骨,同时在秋天的树林里继续他的读书生涯。这句诗描绘了屈原在艰难环境中坚守自己信仰的情景。
  1. 第三句:“何处招魂歌楚些,当年遗恨割商于。”
  • 注释和赏析: 此句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通过“何处招魂”暗示了人们对于屈原的哀悼和怀念,而“歌楚些”则是在纪念屈原的同时,也反映了楚文化的影响。屈原因为不满朝政而被流放,这里的“遗恨割商于”指的是他被迫离开故土,前往遥远的商於地区。
  1. 第四句:“青山六里今谁属,一抹寒烟旧有庐。”
  • 注释和赏析: 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用“青山”象征永恒的自然,表达了对屈原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六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区域或地点,而“一抹寒烟旧有庐”则形象地描绘了曾经的居所如今只剩下淡淡的烟雾和痕迹,意味着这个地方已经不复存在,但屈原的精神却依然存在。

综合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通过对屈原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文学家、思想家的敬仰和怀念。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衬托人物情感,是典型的古典诗歌风格。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高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英雄事迹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