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亲久谢世,岁月倏已徂。
音容宛犹在,曷以侍槃盂。
昼思俨在堂,暮思恒倚闾。
思之不能置,泪下沾衣裾。
陵中有蓼莪,堂下有风木。
草木尚有因,独无父母属。
哀哀慈母劳,戚戚严父鞠。
此心何时已,终身讵为足。
诗句释义
双亲久谢世,岁月倏已徂:这里表达的是父母早已去世,时间已经流逝。”双亲”指的是自己的父母,“久谢世”表示他们已经离世很久,“荏苒”是形容时间飞逝的意思。
音容宛犹在,曷以侍槃盂:即使父母的声音和容貌还在,但自己却无法侍奉他们(如为他们倒水、喂食等)就像盘子一样小。“曷以”是“怎么可以”,“槃盂”是一种古代的碗。
昼思俨在堂,暮思恒倚闾:白天时思念父亲仿佛他就在堂中,到了夜晚思念父亲时他总在门外(守夜)。“俨”是严肃的样子,“倚闾”指守孝的人站在门口望天。
思之不能置,泪下沾衣裾:尽管想放下这份思念,但是做不到,泪水湿润了衣服。“不能置”即控制不住自己,“裾”是指衣服的前襟部分。
陵中有蓼莪,堂下有风木:在陵墓里看到蓼莪(一种野草),堂下有风木(风中的树木)。这里可能暗指墓地的环境以及父亲的坟墓。
草木尚有因,独无父母属:即使是草木也有生长的原因,但却没有父母这样的亲情关系存在。“草木尚有因”意味着自然万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原因或理由,而“父母属”则突出了父母的亲情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哀哀慈母劳,戚戚严父鞠:表达了对母亲辛勤养育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父亲严厉管教的辛酸。“哀哀”是悲伤的样子,“慈母”是对母亲温柔慈爱的形象描述,“戚戚”是忧虑的样子,“严父”则描绘了父亲严厉的教育形象。
此心何时已,终身讵为足:表达了自己对于父母的思念永远不会结束,一辈子也无法满足这种思念的情感。“此心何时已”意味着这份思念永无止境,“终身讵为足”则是说即使终生也不足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
译文
双亲已长眠地下,岁月匆匆逝去;
他们的音容宛若仍在眼前,我却不能侍奉他们;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都思念着父亲,他在门外守望;
我思念不已,眼泪湿透了衣裳;
在陵园里看到蓼莪生长,堂下风中摇曳的树木;
即使是草木也有生长的原因,但没有父母那样的亲情;
对母亲的辛勤付出感到悲伤,对父亲的严厉教育感到忧虑;
这份思念永远都不会停止,一辈子也不足于表达我的怀念。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父母的深情追忆,展现了作者对父母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感慨。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变迁与内心的感受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父母无尽的缅怀和敬仰之情。诗中既有对父母生前的怀念,也有对他们离世后的哀痛与无奈,更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感悟。整体上,这首诗语言朴实而深沉,情感真挚而动人,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中的孝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