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武乡侯,教子著明训。
嘉言载简策,千古挹芳润。
我心身上衣,皦皦化为缁。
我身庭中树,时时风挠之。
内外受纷扰,声利何由辞。
陈均古好学,逸情知缮性。
不惟诵书史,迹不迈门径。
理超性亦澄,物遣道自胜。
跧居有馀乐,誓不叹贫病。
朋侪从讲问,冠屦来相依。
一朝施乐育,贤哲端可希。
为国储贤才,文馆多光辉。
青云终自致,白日看翻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题静学斋,为陈司训》。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昔日武乡侯:古代的名将。
- 教子著明训:教育儿子以明智的教诲。
- 嘉言载简策:美好的言辞记载在竹简上。
- 千古挹芳润:这些美好的言辞流传千古,受到赞美。
- 我心身上衣:我的心如同身上的衣裳,受到保护。
- 皦皦化为缁:我的心意如同黑色的缁布,不变。
- 我身庭中树:我的身心如同庭中的树木,经受风雨洗礼。
- 内外受纷扰:外在的名利纷争困扰着内心。
- 声利何由辞:对于声色利益的追求如何能够回避?
- 陈均古好学:陈均古人好学不倦。
- 逸情知缮性:放纵的情感使人修养性情。
- 不惟诵书史:不仅仅学习历史和经典。
- 迹不迈门径:不局限于传统的门径。
- 理超性亦澄:道理超越本性,也使本性变得清澈。
- 物遣道自胜:外物遣散后,自然而然地胜过了道。
- 跧居有馀乐:隐居生活充满了乐趣。
- 誓不叹贫病:发誓不因贫困和疾病而叹息。
- 朋侪从讲问:朋友在一起探讨学问。
- 冠屦来相依:穿着鞋帽来互相依靠。
- 一朝施乐育:一旦有机会施以音乐和教育的引导。
- 贤哲端可希:贤良的智者可以期待了。
- 为国储贤才:为国家储备贤能的人才。
- 文馆多光辉:文官机构充满了辉煌的成就。
- 青云终自致:最终能够达到青云之路。
- 白日看翻飞:在阳光下,可以看到鸟儿自由飞翔的景象。
译文:
昔日的武乡侯以教育子女著称,他以明理的教导为后代树立榜样。美好的言辞记录在竹简上,千古传颂其美名。我的心如同身上的衣裳,受到保护不受外界干扰。我的心意犹如庭中的树木,经受风雨的考验不变。内心的声色利益难以逃避,但追求智慧和美德的人知道如何修身养性。不仅研读史书,更不局限于传统门径,超越一般的道理,使本性更加清澈。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探讨,我们共同成长,分享知识与乐趣。一旦有施以音乐和教育的引导机会,贤良的智者就可以期待了。为国家储备贤能的人才,文官机构充满了辉煌的成就。最终能够达到青云之路,在阳光下看到鸟儿自由飞翔的景象。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教育和学习的重视。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心境和环境,展现了一个追求真理、坚守道德情操的形象。诗中多次提到了“教子”和“学者”,强调了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名利淡泊的态度,以及他对自然和真理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