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白芦八月秋,宽鞋瘦策十日游。
石床风冷夜不寐,冰丝绕指白雪流。
身名杳杳云间鹄,世事纷纷蕉下鹿。
雨晴春暖即相寻,千尺岩头看飞瀑。
【注释】
寄:写给;雪窦寺生:和尚的法号;书记:秘书。
八月秋:指农历八月,此时正是秋天。
瘦策:形容脚瘦,步行不便。
石床:指僧人修行用的石头床。
蕉下鹿:比喻闲适的生活。
雨晴春暖:指春天和煦的天气。
千尺岩头:形容瀑布很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给一位名叫雪窦寺生的和尚所写的信中的一段。诗中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和尚深深的怀念之情。
首句“清泉白芦八月秋,宽鞋瘦策十日游。”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清泉、白芦、宽脚的鞋子和瘦弱的腿,都是秋天的特点。诗人用“十月秋”来强调这是秋天,而“清泉白芦”则让人联想到那宁静而美丽的景色。
次句“石床风冷夜不寐,冰丝绕指白雪流。”则是描写了夜晚的情景,石床、风冷、不睡、白雪等元素,都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寒冷。诗人在这里用了“冰丝绕指”来形容手指被冰冷的雪冻得发红的情况。
第三句“身名杳杳云间鹄,世事纷纷蕉下鹿。”则是诗人对那位和尚的思念之情。他想象着那位和尚就像一只在云端飞翔的鹤一样高远,而他自己则像一只在草丛中悠闲自在地生活的鹿一样平凡。这里的“杳杳”一词,表达了诗人对那个和尚深深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雨晴春暖即相寻,千尺岩头看飞瀑。”则是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他希望在雨后初晴、春天温暖时,能与那位和尚在千尺岩头一起欣赏飞瀑的美丽景色。这里的“相寻”一词,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那位和尚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中还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