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满天山,将军出汉关。
铙歌辽水上,转战敌尘间。
夜月严营静,秋风牧马闲。
归当铭碣石,功业复谁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寿达丞相所写的,赞美了他的功绩与才能。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 白雪满天山,将军出汉关。
- “白雪”:形容雪的纯净和洁白,这里可能是指边塞的景色被白雪覆盖,增添了一种肃穆的氛围。
- “天山”:指的是中国西部的高山,也被称为“万古冻云”,象征边塞的寒冷和艰苦环境。
- “将军出汉关”:指的是将军(即寿达)从边境城镇出发,向内地挺进。”汉关”通常指代的是中国的边界关口,如汉江口等战略要地。
- 铙歌辽水上,转战敌尘间。
- “铙歌”:古代的一种乐舞形式,可能在这里用以形容军中的雄壮气氛。
- “辽水”:指的是辽河,一条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可能是寿达出征的地方。
- “转战”:描述军队在战场上的机动和战斗状态。
- “敌尘间”:意指敌军的烟尘之中,描绘了战场上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场景。
- 夜月严营静,秋风牧马闲。
- “夜月”:指的是夜晚,月亮高悬,照亮了军营。
- “严营”:指严密的军营或营地,强调军队的纪律和组织。
- “秋风”:指秋天的凉爽风,可能意味着天气渐冷,适合作战。
- “牧马闲”:描述了士兵们在休息时放牧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宁静和平的氛围。
- 归当铭碣石,功业复谁攀。
- “铭碣石”:意为把功勋刻在石头上,作为永久的纪念。
- “功业”:指成就的事业或功绩。
- “谁攀”:询问谁能够继续这样的成就。
- 整体表达了诗人对寿达的功绩和才能的赞赏之情,同时流露出对未来是否有人能继承这份事业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寿达丞相的一次赞誉之作。诗人通过描绘雪后的边塞、将军出征的场景、军营中的战斗与宁静,以及士兵的休息生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寿达英勇善战、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敬佩。诗中的“归当铭碣石,功业复谁攀”两句,更是凸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后继者的殷切期望。整首诗歌既展现了边塞将士的生活状况,又传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体现了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