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州太守近新归,湖海飘零兴已违。
锦绶却藏桃竹箧,乌巾自称木棉衣。
鲈生浙水思张翰,鹤唳华亭叹陆机。
书札频频劳问讯,白头相见故人稀。
北州太守近新归,湖海飘零兴已违。
锦绶却藏桃竹箧,乌巾自称木棉衣。
鲈生浙水思张翰,鹤唳华亭叹陆机。
书札频频劳问讯,白头相见故人稀。
【注释】
寄松江金文振同知:写给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区)的金文振(字同知)。文振,名不详,字同知,松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曾与顾阿瑛、王圆照等在“吴中四友”中。
北州太守近新归:指金文振从北方回归松江。北州,泛指北方。太守,古时候的地方长官。近,近来。
湖海飘零兴已违:意为在湖海漂泊,心情郁闷。飘零,漂泊无依。
锦绶却藏桃竹箧:锦绶,锦制的丝带。藏,藏在。桃竹,即桃花木和紫竹,这里泛指贵重的家具或箱子。箧,小箱或小匣子。
乌巾自称木棉衣:乌巾,用黑色布做的头巾。木棉,一种落叶大乔木,其皮可制棉被、棉衣等物。这里借代自己穿着的布衣。
鲈生浙水思张翰:鲈鱼生长于浙江之水。张翰,东汉人,曾任洛阳令。他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后来到长安当了大司农椽。后人常用张翰比喻怀念故乡的人。
鹤唳华亭叹陆机:鹤鸣声凄厉,如在华亭山巅上叫唤,令人感慨不已。陆机,西晋文学家。《晋书》记载:“机字士龙,吴郡吴人。”陆机是“三都赋”的作者之一。
书札频频劳问讯:书信频繁地问候。札,信札。
白头相见故人稀:白发苍苍的老朋友很少见面了。见,遇见。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松江的好友金文振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北州太守近新归,湖海飘零兴已违”,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朋友从北方回归松江的情景。北州太守指的是金文振,他刚刚回到家乡松江,但却感到心情郁闷,仿佛在湖海之间漂流,失去了往日的兴致。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颔联“锦绶却藏桃竹箧,乌巾自称木棉衣”。锦绶指的是珍贵的丝带,它原本应该用来装饰华丽的衣裳,但现在却被收进了一个普通的桃竹箱子里。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乌巾自称为木棉衣,则更加突出了一种朴素的美感。这种朴素的美感与诗人内心的忧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颈联“鲈生浙水思张翰,鹤唳华亭叹陆机”。鲈鱼生长于浙江之水,诗人常常想起张翰的故事,他曾辞官回到家乡,过着隐居的生活。如今虽然已经远离官场,但内心深处依然渴望着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鹤唳华亭则让人想起了陆机的故事。陆机曾经在华亭山巅上吟诵《登楼赋》,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世人的赞誉。然而,如今的陆机已经不再是那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了,他已经被岁月磨砺得只剩下了回忆。
尾联“书札频频劳问讯,白头相见故人稀”。诗人通过书信的方式与朋友进行交流,但他发现越来越少的朋友能够见面了。这种孤独感让诗人更加珍惜与朋友之间的联系。尽管他们相隔遥远,但友谊却始终不变。这种深厚的友情让人感动也让人感慨万分。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歌的内涵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