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刘何苦各称孤,想是当年计画粗。
若使尽忠扶汉祚,坐观曹魏眼中无。

孙刘何苦各称孤,想是当年计画粗。

若使尽忠扶汉祚,坐观曹魏眼中无。

注释:

  1. 孙刘:这里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孙权和刘备,分别建立了东吴和蜀汉两个政权。
  2. 各称孤:各自自立为王,自称皇帝。
  3. 计画粗:谋划不周,缺乏远见。
  4. 若使:假如能够。
  5. 尽忠:竭尽忠诚。
  6. 扶汉祚:辅佐汉朝。
  7. 曹魏:三国时期魏国的称呼,即曹操建立的魏国。
  8. 眼中无:指在曹魏眼中不存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孙权和刘备两位历史上著名的领袖人物,揭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和历史命运。诗的开篇以孙刘自比,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反思的情绪,“孙刘何苦各称孤”直译为“孙权和刘备为何要各自自称帝王”。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决策的一种批评态度,认为他们当初的谋略并不周全。

接着“若使尽忠扶汉祚”,则是诗人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一种假设性提问,如果他们都能够竭尽忠诚,共同辅佐汉朝,那么历史的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里的反问体现了一种理想状态的追求,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无奈感。

最后“坐观曹魏眼中无”则是一种深刻的批判,意味着如果孙权和刘备能够尽忠于汉朝,那么曹魏的统治者就无法将他们置于视线之外。这里的表述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也有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揭示。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和李本存孤字韵·其六》通过对比孙刘的历史决策,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使其成为元末明初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