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风吹萧萧,筠露净洒洒。
明霞结晴曦,晓色晃相射。
手指双璚英,一去青山下。
迢迢凤麟洲,云气浩如泻。
寄谢山中人,离情若为写。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以王乔下天坛微月映皓鸐,分韵送三吴山人游龙虎山兼简江左诸师友,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1)
“萝风吹萧萧”,萝风:萝萝的风。萧萧,形容声音清亮。这里指秋风声,秋风声清亮如萝风般凄厉。“筠露”句:筠露,竹叶上的露珠。“洒洒”,明亮的样子。“净洒洒”,即“洒落”。这里用来形容露水晶莹而明亮,也用来比喻诗人内心的纯洁。“明霞”“晴曦”两句:明霞、晴曦,都是指天空中美丽的云霞和初升的日光。“晓色晃相射”,指清晨的景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相互辉映。这里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美景。
(2)
“手指双璚英”,璚英,一种花名。这里指代两种花,即“鸳鸯”。古人常用“鸳鸯”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一去青山下”,表示离别后,友人将离开故乡,到青翠的山上去。“迢迢凤麟洲”,迢迢,遥远,这里形容距离遥远。凤麟洲,传说中的仙境,位于东海之上,这里借指友人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云气浩如泻”,浩如,盛大的样子,这里形容云雾弥漫,气势磅礴,好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3)
“寄谢山中人”:寄,托付、寄托。谢山,这里指的是作者所居住的地方。山中人,指作者的朋友。“离情若为写”:若,如果。写,表达。离情若为写,意思是如果能够将离别的情怀写出来。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够把离别的情怀表达出来就好了。这里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全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开的不舍之情。同时,这首诗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答案】
与邓叔宾兄弟叔侄以王乔下天坛微月映皓鸐分韵送三吴山人游龙虎山兼简江左诸师友
秋风吹过山岭间,带着萧瑟的声音。
竹叶上的露珠晶莹而明亮,洒落在大地之上。
清晨的景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相互辉映。
手指着双株的荷花,一去青山之下。
遥望那遥远的凤凰麒麟洲,云气浩如瀑布倾泻而下。
寄给那些山中的友人,离别的情怀如何能写得尽?